吴茱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时间:2022-10-25 11:58:16

吴茱萸硬枝扦插繁殖技术

摘要 从吴茱萸的特征特性入手,介绍了吴茱萸硬枝扦插繁殖及管理技术,包括育苗床准备、硬枝扦插、扦插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吴茱萸的繁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吴茱萸;特征特性;硬枝扦插;繁殖;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88-01

吴茱萸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以未成熟果实入药,果实中含挥发油、羟基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素和吴茱萸喹酮碱等。吴茱萸未成熟果实常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心绞痛、腹泻、疝痛、头痛、胃痛,外治口疮、湿疹等疾病[1-3]。市场遍布国内外,发展前景良好。吴茱萸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主要产地为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广西和陕西南部等地,在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也有分布。

1 特征特性

吴茱萸树大多呈小乔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纸质,呈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 cm,宽1.5~6.5 cm,叶表面被稀疏柔毛,叶下面被长柔毛,有粗大腺点。树小枝呈紫褐色,被淡褐色疏短毛,有淡褐色细小皮孔,裸芽密被黄褐色绒毛,叶轴也有淡褐色柔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白色,红色聚合蓇葖果,表面有粗大腺点。花期6月下旬,果期10月上旬。

吴茱萸在休宁县大多生于海拔900 m以下,常见于疏林下,靠山边的路旁也常见,在坡度较缓的林缘旷地有少量人工栽培。在土壤肥沃疏松的疏林下生长较好,中度喜光,不耐干旱和潮湿,在土壤贫瘠和黄土黏性较大的地方生长瘦小,对土壤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2 扦插繁殖技术

2.1 育苗床准备

选择培育扦插的地块应深厚肥沃,地势稍高于一般地块,以免扦插育苗时,苗床长时间积水烂根。耕地要在土壤封冻前进行,耕后不耙,经冬季熟冻,等到第2年春再进行耙地,能起到土壤风化和冻死虫卵的效果。因扦插条较长,耕地时最好深翻40 cm左右。耙地前施复合肥1.2 t/hm2、呋喃丹颗粒120 kg/hm2和硫酸亚铁45 kg/hm2,耙2次后,使地块中的复合肥、硫酸亚铁与土壤混合均匀。作床高35 cm、宽80 cm、长6 m,沟宽40 cm,边沟深45 cm。再在床面上喷0.1%多菌灵溶液1遍以杀菌消毒,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苗床需在扦插前2 d准备好待插。

2.2 硬枝扦插

休宁县吴茱萸扦插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选一至二年生的健壮枝条。枝条选取时,一定要选择母株上部,并且要靠近东南、南或南西面的枝条。此类枝条光照充足,聚集的养分相对较多,酶活性高,利于扦插生根成活。剪取枝条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无雨后的阴天也可以,下雨或雨后2 d内不要进行采取。首先在母株上剪取20 cm左右的小段,且每段上有芽2~3个。其次将枝条小段上端剪平,下端修剪成斜面,插条两端约离芽各1.5 cm。最后放入干净的保鲜袋中,并在保鲜袋中放2个湿棉球,再封住袋口。运输途中要遮住阳光,防止袋中温度过高损坏插条。

采回的插条要尽快扦插到育苗床中,为了提高插条成活率,将插条下端约1.5 cm处蘸1 000 mg/kg吲哚丁酸萘乙酸(IBBNAA)生长刺激素,随蘸随扦插。扦插时注意插条不要插倒。按行距25 cm、株距12 cm斜插,插条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1/2~2/3,注意插后一定要把四周土压紧,浇1遍透水。

2.3 扦插地管理

及时搭建荫棚,荫棚透光度在30%左右较好。晴天每天喷水4次,每次30 min左右,保证喷出的水细小,且不留死角。阴天或雨天禁止喷水。雨季来临前要尽早做好清理排水沟的准备,扦插地雨水多时及时排除床内积水,以防插条霉烂,连续多天无雨也不要进行灌溉。

吴茱萸插后一般45 d左右开始生根,此时应将喷水次数减少到每天3次。4月下旬扦插地上部芽抽生新枝,要经常保持新枝叶面有水膜,防止叶过干而凋萎。5月上旬地下害虫也开始活跃,如果不加以防治,害虫往往会危害地下部分插条的外皮和新出的嫩根系。可以在5月初,均匀施呋喃丹颗粒45 kg/hm2毒杀地下害虫,施药后喷少量水溶解效果更好[4-5]。

6月上旬扦插苗长至15 cm左右时,为了满足扦插苗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可以适当对苗木进行追肥。先将行间浅耙2~3 cm,再条施1%尿素45 kg/hm2,以后每隔15 d施1次,至8月底停止施肥和喷水,促进苗木木质化,有利于冬季抗寒。

2.4 苗木移栽

吴茱萸扦插经过近8个月的育苗,成活率为70%~80%,当年11月平均苗高达70 cm,地径1.0 cm以上,产苗量为18.0万~22.5万株/hm2。当年11月中旬至12上旬即可进行移栽,春栽时间为第2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移栽定植前,按株距3 m、行距4 m,挖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每穴底部施腐熟农家肥6 kg、人粪尿15 kg,与底土拌匀后再栽。每穴栽1棵苗,栽时当土填到穴深1/2时,要将移栽苗轻轻向上提高,使栽植的苗木根系舒展,踩紧穴内填土,再继续填土后踏实,浇足定根水,当水下渗后,补填一些松土。有条件的可以在苗木周围,盖一层10 cm左右厚的稻草保墒。

3 参考文献

[1] 吴茱萸[EB/OL].[2013-11-01].http:///link?url=QaHGjr 2Y8Xu7uNImUWM-Z9Q1xZVTkYfrzmjbxLH8gH-cBh_vNaqFJdwR2ue WxXyF.

[2] 战光绪,吴大正,胡之璧.吴茱萸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2):62-64.

[3] 周云波,熊梅,韩俊,等.吴茱萸的研究进展[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02-107.

[4] 李燕南.沙棘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5] 王军辉,张建国,张守攻,等.丽江云杉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97-101,105.

上一篇:固原地区百合鲜切花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下一篇:天竺桂耐寒良种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