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之需要

时间:2022-10-25 11:51:30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之需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73-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有效教学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多的知识,使效率最大化,是我们应思考与探讨的。在此个人的陋见,请大家斧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其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一、专业知识需要广博、俱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科的知识达到博大精深的程度,才能游刃有余处理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教师不仅该是某门学科的专家,也应是知识渊博的。只有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自如驾驭课堂,才会把课堂教学做成艺术作品。不仅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有宽度,有深度。还应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而不被时代所抛弃。

二、学习氛围需轻松、活泼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手势、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叮嘱,都可能在师生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使课堂的氛围既轻松又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间,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如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

三、教学活动需合作、引导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创设时,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研究能力、攻关能力;提倡相互合作,引导学生增强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从面提升学习能力,得到相关知识。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更容易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爱好。要体现人文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将课堂活动设计得有层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充分活动的机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遵循可行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活动所需时间、活动步骤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活动,会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学环节需严谨、落实

知识是科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规律;那么这种规律的呈现方式也必定是有一定的规律、条理的。一个教学设计,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体现了这种规律,是否尊重这些规律。所以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就应该是它环环相扣,密切衔接。授予学生有规律、条理化的、有完整结构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处理知识的这种思想将会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将以这种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来处理其他的知识——学生将会获得知识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质。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中心,重点突出,难点层层展开,层层深入。首先问题应该悬念性,以悬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将这一个大的、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子问题,使难度降低,以利学生将问题和现有知识进行联系;再次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沿着逐个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手段需多样、创新

教学手段是只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幻灯片、收录机、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其是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如网络、观看视频课件、通过QQ、聊天室等多种手段,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

当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等实际的需要,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合作学习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体验式、网络学习、合作学习等其他教学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加之教师的创新意识,必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课堂。

六、激励评价需真诚、贴切

记得刚刚登上讲台时,一位老教师跟我说:“这帮孩子不能对他们太亲热,否则会爬到你的头上来。”那时候我颇不以为然,总想着应该做学生的朋友。于是,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调皮学生我也能以宽容之心对之。我的课堂少了严肃,多了活泼,课堂上学生发言争先恐后,课后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游戏放松,学生们都很喜欢我,心里暗自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时间不长,问题出现了。上课时,课堂气氛依然很活跃,有些学生不是在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上课时有些学生犯了错误,不肯承认。更严重的是在考试中,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我认真分析原因,心里想这是没有听取老教师的忠告的结果。我一改以前和蔼可亲的形象,每天都板着面孔。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更是绝不留情,该批评的就严厉批评。学生们都说老师变了,渐渐地学生上课是比以前守纪律了,可是踊跃发言的学生缺少了。学生跟我也在没有那么亲密无间了,他们不在什么事都跟我讲,看到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又一次深深陷入矛盾当中。带着疑惑和茫然,通过请教周围的老教师,阅读教育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在慢慢的摸索中慢慢知道了该如何与学生相处。

我深深的体会到“亲其师,信其道”真谛,学生只有亲近喜欢这个教师,他才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知识感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评价,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耕耘于教育一线,求索于三尺之台,关注于学生成长,追求于课堂艺术。我坚信我们的教育,坚信她如同中国梦一样,必将实现!

上一篇:关于激发动机,挖掘潜能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如何当好小学报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