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要干净利落

时间:2022-10-25 11:44:30

作文时,语句要简洁,即常说的“干净利落”――不重复,不唆。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需认真琢磨,反复修改。

重复是不必要地用上一些同样的字句。唆是不必要地用上一些多余字句。把话写得重复唆,在写的人看来似乎想一再把话说透,说清楚,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废话把话的重点给淹没了。

看下面的例子:

1.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大概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吧,他走了。

以上两个句子就犯了重复的毛病。第一句中的“本职”已有“自己”的意思,应删去句中的“自己”一词。第二句若改成“天冷的缘故吧,他走了”,意思照样明白,而且还富有简洁之美。

再如:

1.你嘴里不吃饭已经三天了。

2.我在心里默默祈求。

3.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

以上三句则犯了唆的毛病。吃饭自然用嘴,第一句中的“嘴里”一词纯属画蛇添足。同样,第二句中的“在心里”,第三句中的“穿在身上的”“在身”都是多余的,应删去。

名著中也难免有病句。《史记・李将军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终不能复入石矣。”(译文:李广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把它当作了老虎而迅猛发箭射击,箭头射入了石头。李广仔细去看,原来是一块石头。于是李广又再次射箭,箭始终没能够再射入石头。)金朝的王若虚在他的《史记辨惑》中指出,这段话犯了重复的毛病:多了三个“石”字;将之改作:(广)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石,因复更射,终不能入。(译文:李广认为有老虎而迅猛发箭射击,箭头射中了。李广知道了那是一K石头,于是再次射箭,箭始终没能够射入。)修改后的文字,语义反而更明确了。这是因为多余字词的删除,使得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突出,显明了。

鲁迅先生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提到:“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不仅如此,鲁迅先生还提倡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我们写文章就应努力做到这样。

上一篇:英法音系对比及其对法语语音学习的启示 下一篇:甲骨文:从SaaS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