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5 11:27:10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笔者在对H学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建设调研的基础上,针对H学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存在的项目申报前的论证不充分、项目实施的条件不具备以及项目管理重申报、轻验收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申报单位在项目申报前应严格进行科学论证、加强对共建项目的检查和验收、相关部门在管理上加强配合等建议。

【关键词】 共建项目 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的建设可以使高校的教学、学科与科研实验平台得以系统建设,大大促进教学、学科和实验室的发展,各高校都积极争取该项目资金,以提高学校的实验室软硬件水平。H学校自2004年至今,总共获得了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4200多万元,这些共建资金使H学校的实验室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建设与成效情况

1、化学化工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成效情况

化学化工实验中心于2009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300万元,占地约6620平方米,服务全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覆盖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2个本科专业近千学生。

该中心经建设后,实验水平大幅提高,达到了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水平。仪器总台套数由408增至760,净增352台(套),所开出实验项目数由100项/年增至144项/年。年实际实验学时可达到1567学时,实验项目开出率可达100%,800元以上设备的利用率可达21.08%,实验室的利用率为49.99%。

同时,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出了很大作用,仅2012学年而言,利用项目建设成果,取得多项本科生创新实验和挑战杯竞赛奖项。

2、应用电子实验中心建设与成效情况

应用电子实验中心于2009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专项资金300万元,应用电子实验中心利用专项资金共新建实验室3个,即“PLC应用基础实验室”、“电子设计与仿真综合实验室”和“DSP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实验室”;扩建了实验室2个,即“电路实验室”和“电工电子实验室”。

该专项资金的投入使应用电子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实验中心新开出实验360个,面向自动化等全校29个专业,每批次人数可达250人。应用电子实验项目新增验证性实验项目55个、设计性实验项目120个、综合性实验项目135个、创新性实验项目50个。创新性、设计性、提高性实验比率由投入前的10%提高到40%。实验开出率由建设前80%提高到100%,年实际实验学时可达到1894学时。本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应用电子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在建设后的历年电子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得好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共建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但是笔者经过对多个共建项目实施进行调研和交流后发现,许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项目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

1、由于时间仓促,部分项目的申报论证不充分,事后也没有进行补充论证

从部分项目的申报方案和实施结果来看,由于时间仓促,部分项目的申报论证不充分。第一,从项目的申报方案和建设方案的对比来看,项目申报方案中的一些建设内容实际上学校不具备条件。第二,从项目的申报建设周期和实际建设周期来看,申报的建设周期基本上都是一年,但由于部分设备的采购多次出现流标等客观原因,实际上多数项目的建设周期都在三年以上。第三,从申报方案的建设人员和实际参与的建设人员来看,实际参与建设的人员与申报方案的建设人员变动较大。第四,从申报方案的设备采购清单和实际的采购清单来看,由于申报资金数目与国家下达经费差别较大,导致申报方案采购的设备和实际采购的设备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部分项目中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也缺乏详细的论证。如仪器设备采购对本学院工作任务来讲是否有必要,仪器设备每年工作量如何,仪器设备是否适用本学科,所选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是否合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否能到位,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如何等缺乏详细论证。因此,根据项目的申报方案与建设方案不一致可以看出项目的申报有拼凑嫌疑,也存在明显的因时间仓促而去申报项目的现象,并且事后也未及时补充论证。

此外,从部分项目的申报方案来看,有些实验室申报建设目标的定位缺乏依据,也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如实验队伍的建设标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建设标准、实验设备与环境的建设标准和实验室的特色项目建设标准。同时,项目的申报未纳入学校、学院的发展规划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共建项目大额专项资金的投入可以使学科与科研实验平台得以系统建立,促进学科和实验室的建设。因此,项目的申报应纳入学校、学院的发展规划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而实际上有的共建项目的申报未纳入相关规划。

2、项目不具备的建设条件未提出,事后也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有些项目不具备的建设条件未及时提出,如实验室的场地和人员的配置不足等条件未提出。第一,有些实验室的场地不够。由于实验室的场地不够,导致实验室比较拥挤,甚至有些实验设备摆在走廊上,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第二,专职实验人员偏少。如应用电子实验中心有5个实验室,只有1个专职实验人员;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占地6620平方米,有6个分实验室,也只有2个专职实验人员。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偏少且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直接导致仪器设备的管理不规范,使用效率和使用能力大幅下降,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和科研效果。

3、项目管理重申报,轻验收,致使建设目标部分未实现

学校对各专项资金的申报比较重视,而专项资金获批并开始投入使用后,没有相关部门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进行期中、期末的检查,并且项目建设完成后也没有对照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进行组织验收和评估。由于缺乏检查、验收,以及论证不充分等原因,直接导致项目的优化教学科研队伍结构、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引入共享开放机制、改进管理运行办法等建设目标部分未实现。比如有些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基本趋于“内部经营”,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开放课题少,尚未建立起“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管理机制。

4、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有待提高

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主要由教务处组织申报,资产处负责设备采购,财务处负责支付相关费用,学院负责建设,项目的建设牵涉多个部门的配合。但实际上相关管理部门缺少沟通,造成主管部门即教务处不清楚专项资金用了多少,也不知道用在哪些方面。

当共建项目资金批复下来后,由于所得到的专项资金与原建设方案所需资金有很大的差距,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对申报方案的调整缺乏沟通和配合,没有组织再论证,导致学院仅仅是对所想购买的设备进行调整,缺乏调整的依据。有些采购的设备名称、型号、厂家、数量、单价等与申报目标不一致,并且相关部门未对大型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情况、效益等进行检查验收,其实际使用效益无法确认。

5、实验室的制度执行不够到位,设备维修经费偏低

各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但是由于专职实验人员偏少,有些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比如有些实验室就没有执行实验室上课登记、大型设备没有配备相应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制度。实验室的相关制度没有执行就不能如实、及时反映实验室教学情况和设备状况;不能制定合理的维修维护计划;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维修维护工作。同时,学院维修经费的比例是设备总额的0.5%左右,设备的维修经费明显偏低。

三、建议及对策

1、建议各学院确定、稳定特色学科建设目标,制定实验室长期发展规划

实验室的规划应从学校的战略目标出发,服从于学校的总体规划,根据学科特点建设规划,按照分层分类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各实验室的具体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实施措施。作为实验室建设规划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分期的各个阶段的具体安排。学校的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处于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前瞻性,将极大地促进学科发展。因此,项目在申报时,就要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制订长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实验室应坚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求其全,但求其特”,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发生。

2、建议学校加强各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检查和验收

学校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对该项目进行适时跟踪、及时检查、考核项目执行情况,检查项目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建设成效,并找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及考核制度,使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3、建议学院统筹安排教学资源,改善实验条件

学院应统筹安排各项资源,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尽快合理安置实验设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加专职实验人员的配备,强化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

4、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配合

利用数字化校园将项目建设信息及时进行更新并实现资源共享,使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其他工作环节有较详细的了解,以便尽快使专项资金投入使用、产生效益。

5、建议学院严格设备购置程序

学院应严格设置购置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同时将资料归档。设备的采购应考虑与原有设备、资料的配套性,还要考虑通用性,使之既能满足实验室研究方向上的需要,又能为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努力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购置和独立使用造成的浪费。

6、建议学校对严格按制度全过程管理仪器设备

学校应要求学院对仪器设备有人分管负责,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管理员,明确管理员、学院以及学校三者之间的职责,充分发挥每一级的作用,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各级各人的职责、任务清晰、明确。同时,学校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应严格遵守《H大学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和《H大学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清泉、蒋海明: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实施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2] 王立、侯亚彬、宫德龙: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建设效益评估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

[3] 陈仲清、刘慧君等:建设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

上一篇:选秀节目的成功策划对高校营销策划教学的启发 下一篇:8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