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10-25 09:55:11

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

(商水县文化馆,河南 商水 466100 )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43-01

摘要:农民精神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着重谈如何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精神文明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认清农民的精神文明状况,探讨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就成为当下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农民精神文明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在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民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生活匮乏。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农村精神生活总体上呈现出健康、文明、和谐、有序、向上的态势。但是,由于农村有组织性的文体活动较少,文化、体育设施落后,不少农村没有精神支柱,精神生活仍然贫乏。一些农村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闲来没事干,围着电视看”,用这种无聊的方式来打发农闲时日;一些农民丧失社会理想,沉溺于恶习陋俗,比富斗富,豪饮狂赌,搞封建迷信,甚至组织、参与和黑恶势力,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给农村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

2.道德素质滑坡。社会的深刻变革,导致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的剧烈碰撞,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索取、真善美与假丑恶等观念的相互交织,使农村的思想呈现多元化。整体利益的分化以及个人利益意识的觉醒,使不少人的价值观由集体本位移向个人本位,他们重实惠、轻理想;重个人前途、轻社会责任,道德观念淡化,道德素质下滑。不讲诚信,在经济活动中掺杂使假;不明事理,为了日常小事闹邻里纠纷甚至大打出手;不顾伦理道德,滥施家庭暴力、寻求婚外情。还有一些农民处理不好兄弟、婆媳关系、遗弃婴儿、虐待老人,此外,偷盗、、观看黄色间像制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法律意识淡薄。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普法宣传的深入,农民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国家法制宣传力度的薄弱,一些农民法制观念依然淡薄,不学法、不守法,凭主观臆断,靠“家族”力量解决矛盾和争端,赖债毁约、偷税漏科、打架斗殴、滥采乱挖等违法乱纪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农民对自己弄不懂的事情或是法律法规界定了的问题,不认理、不服从,一而再而三地越级上访、缠访,甚至发展成拦路堵道、冲击国家机关的恶性事件,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措施

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薄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阻碍,如果得不到较好解决,势必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快镇、村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探索在乡村普遍建立“三校”(乡党校、村农校、组夜校)、“三室”(文化室、广播室、图书室)、“三队”(电影队、文艺队、体育队);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风尚,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灯会及一些乡村特色的舞狮、龙舟等,让农民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净化思想,受到教育。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要培养农民新的道德意识,使他们从旧有的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新思想、新道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加强法规政策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风气,而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法治意识的强弱。因此,加强法规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的开展民主法制教育,让农民学习宪法和法律基本知识,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维护集体利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要在加大精神文明教育的同时,把一些基本要求溶于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当中,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带强制性的导向作用与严格管理,促进农民良好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追求真善美、扶正祛邪、扬善除恶的社会氛围。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改变农村的面貌,更要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改变农民身上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的道德水准,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从而造就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舞弊行为防范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会计文化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