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笔法解读(下)

时间:2022-10-25 09:01:32

六、竖钩的临摹

1.竖钩。侧锋横方向入笔,调整为中锋后缓缓行笔,注意粗细变化,到了末端顿笔,顿笔之后调整为侧锋,而后向左上方推出,在推出时笔尖的行笔速度要稍大于笔腹。竖钩的右边缘向内微弓,挑钩的外边缘向外曲张(见图13)。

2.弯钩。弯钩同样是侧锋横方向入笔,入笔之后向下行笔,行笔时向右做弧形,行笔至末端顿笔,回锋之后再把笔锋压下来,用侧锋向左把笔锋送出。弯钩从起笔到收笔基本应在一条垂直线上(见图14)。

3.戈钩。戈钩同样侧锋横方向入笔,入笔之后调整为中锋行笔,行笔时注意粗细变化,行笔至末端,稍稍加重力量顿笔,而后用侧锋将笔锋向上送出。戈钩的用笔特点是起笔重,用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另外出钩的外边缘向外曲张。如“成”、“感”等字(见图15)。

4.心钩。心钩顺锋入笔,前半部分比较尖利,笔尖尖中寓圆,后半部分笔力逐渐加重,行笔至末端顿笔,稍回锋,而后向左上方将笔锋推出。心钩在书写时一定要避免下端一直沿水平线行笔,应当行笔至中段微向右上行笔,下端与水平线应呈20度~25度夹角(见图16)。

5.竖弯钩。竖弯钩是侧锋横方向入笔,入笔后调整为中锋行笔,行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行笔至右端顿笔,而后调整笔锋,用侧锋将笔锋送出。竖弯钩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的竖向部分,并非在垂直线上行笔,而是略微向左下方倾斜,后半段有明显的隶书笔意,线条后半段是欧体字结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见图17)。

七、折画的临摹

1.横折。横折的写法前半部分与横的写法相同,仍然是侧锋竖方向入笔,而后略向右上方行笔,行笔至转折处稍稍把笔锋提起之后顿笔,最后调整为中锋向下行笔,行笔时笔力应由重到轻,完成横折的写法(见图18)。

2.竖折。竖折由一个竖和一个横组成,它的写法是:首先,侧锋横方向入笔,入笔后调整为中锋,行笔时由重到轻,行笔至下端,将笔锋稍稍向左,然后顿笔,调整为中锋。最后调整为中锋行笔,提笔稍顿,回锋收笔(见图19)。

八、点的临摹

1.竖点。竖点的起笔写法与竖相同,侧锋横方向入笔,后调整为中锋行笔,最后空中回锋收笔(见图20)。

2.左点。左点的写法是顺锋入笔,后侧锋向左下方行笔,后向右下方微顿笔,回锋收笔。左点呈三角形,三条外缘线稍向外曲张(见图21)。

3.右点。右点的写法是顺锋入笔,后侧锋向右下方行笔,向左下方微顿笔,回锋收笔。右点同样呈三角形,三条外缘线向外曲张(见图22)。

上一篇:创办中山少儿书画业余学校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公园奇遇(游园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