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毁于随

时间:2022-10-25 08:50:00

【文章摘要】

在教改中,教学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一切,它关乎教学的成败与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生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心、精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量与年龄特点,让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要考虑突发性事件,教学完成后还在考虑得失,也就是自我的教学评价问题。

【关键词】

教学设计;能力生成;成效性;自我评价

教学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就由教学过程承载,所以说教学过程从大里说关系天国家、民族的兴衰,从小里说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功与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许多教师单纯地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准备好教学的过程就可以了。教学设计其实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方案。它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比较微观的一方面。它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实验及修改,评定学生学习的过程、效果。那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1 教学设计要明确解决“教什么”

教学教什么?这在好多教师看来,尤其是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来说,这个问题太“”了,我们上了好几年的师范,难道连这个还要别人说三道四吗?其实这样说是不对的。在当今社会,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也是无穷的,没有学完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抱定终生学习的观念,千万不要固步自封。教学设计这个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要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课标中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技能)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若不这样,选择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及认识能力不合,那你就会费力不讨好;如果选择的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们一看就会,不需思考,那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会看到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们什么也没有收获,这是失败的教学设计;如果选择的内容过于难懂,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怎么想也想不到,那还做这题干什么呀?学生们会这样想。不仅如此,我们教学的方向其实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如果我们把教学搞的很难,就会让学生识误以为正常的学习就是这样,从而使学生偏离了正常的学习轨道,他们只会钻研难题,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也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难题会做,容易题倒不会做了”的现象。所以说,教学设计中的内容我们要精心去设计。

教学设计要考虑时间的分配问题。毕竟一堂课不是无限长的,40分钟的课堂,我们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考虑时间问题。一堂课中有基础知识,有重点,有难点,我们要把握好在每项知识上合理地分配时间。基础知识容易掌握,但要让学生们掌握扎实,时间要适当;重点知识当然要占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理解透,掌握牢;难点要分散在平时,也要理解,难点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在多堂课上讲。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学生能按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学习或探究,我们自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让知识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有的文章或老师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像一条大河。否则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自身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并付诸努力就可以了。即使我们是一第河水,学生是一杯水,那也有学生的一杯水与我们的一河水没有交集的地方呀。我们不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许多我们所想不到的问题,也肯定有解答不了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并不能以此为借口而不学习。我们通过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解答学生相当部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思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我们千万不能把目标确定为仅仅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一比较低的方向。回答不出学生的有难度的问题并不丢脸,不能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与空间才是可耻的。

2 教学设计要体现怎么教

课改已经推行了十几年,高中课改也推行了六七年了,改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变。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那怎样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呢?也就是说,如何实施自己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自己的授课对象要有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是什么程度?学生在所讲内容的理解上可能存在什么困惑?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几个角度……。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对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要准备有针对性的对策。当然,准备再充分的课堂,也难以避免出现突发性事件,或者出现学生的奇思妙想,如何应对这些呢?我们不能预想到学生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预设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此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创新型的学生呀。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对于突发性事件毫无办法。我们要有最起码的应对策略。

3 抓好学生的管理

一堂课,无论你讲的天花乱坠,还是精彩异常,若是没有正常的课堂秩序,那学生也什么也学不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保证有一个秩序良好的教学环境,对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与现象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出现干扰正常教学的现象发生。对于现象要严厉禁止,但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讲究策略。比如,我们在听一堂示范课时,讲课的老师对于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不管不顾,任由他们自由出入课堂,当我们问起时,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们这是创新课堂,要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活动是学生的自由”。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是不错的,但不是这样营造的。民主自由不等于散漫,不遵守纪律,更不能影响别人,自由、与民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过犹不及。这样的课堂是培养不出什么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的,连课堂秩序都成问题,连教学都不能正常进行,何来能力了培养呀!

我们对于教学设计要重视,细节决定成败。

上一篇: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现状研究 下一篇: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