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还在烧――秸秆再利用知易行难

时间:2022-10-25 07:15:19

火还在烧――秸秆再利用知易行难

麦收时节,各地再次出现了大面积违规焚烧秸秆现象。秸秆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007年6月13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

几年前,秸秆利用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至今也有相当多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在招商。压块制粒、生物腐熟、秸秆气化、培育食用菌和制造工业原料等利用技术的招商广告常现于报纸和其他各种媒体。而现实是,秸秆还是堆在田里无人收,秸秆利用企业时有倒闭消息传来。记者调查后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直叫得很响的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农民和企业并不买账。

农民:没人收,不知道卖给谁

自6月中旬起,河北临近北京一带的农民,因为焚烧自己家的麦秆而成为了众矢之的。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河北省政府纷纷表态,要严查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一事。

在北京南城,虽然焚烧秸秆几年前就没有了,但是秸秆也没有别的用处,只是堆在田边,等烂掉了再做肥料。在北京福利农场附近,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把秸秆卖给有需求的企业,比如把秸秆作为原料生产复合墙板、发电、造煤球等企业?一位张姓农民说:“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里的确看到过利用秸秆造门的技术项目介绍,但是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企业。我们把秸秆卖给谁去?”

企业:收购成本太高

北京南城农民只能等秸秆烂掉做肥料,找不到买家。但山东菏泽曹县的农民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县有一个利用秸秆来发电的工厂。

究其原因,“平时秸秆扔在地里不值一分钱,但是当你去收购的时候就截然不同了。”神农采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回逢春道出了秸秆综合利用市场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秸秆本身并不值钱,企业和农民都清楚,但是从田里到燃烧炉里的过程却是费钱的。他算了一笔账,在企业上门收购过程中,直接交给农民的秸秆钱大约是一公斤0.05元,期间需要雇佣2~3名装卸工人,每人装卸一吨10元,还有根据路途远近不同产生的运输费用。一般一公斤秸秆至少需要1~2毛钱的成本。加上秸秆粉碎、压块需要投入的设备资金,“总体上与用煤发电的成本差不了多少”。

“成本相差无几,但是秸秆发电环节繁琐复杂,费时费力,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回逢春透露,曹县的秸秆发电厂如今已经开始准备使用煤发电。

由原先采用秸秆发电回到原有煤发电时代,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秸秆原料来源不稳定。这一点源于农民卖秸秆的收益太低。根据一亩地一般产秸秆1000公斤以上计算,0.05×1000=50元就是农民的秸秆收益。“赚钱这么少,还得收割、捆扎、装车,很多农民感觉费时费力还不赚钱,所以干脆不卖,烂在地里做肥料。”因此,回逢春希望政府能够加大补贴,以此拉动秸秆综合利用市场的开发。

加盟:设备很贵,回本很慢

企业所追求的永远是利益,这一点无可厚非。但记者在接触两家秸秆能源研究所之后发现,同一设备价格竟然相差了五六万元。

桂林的一位投资者说:前年,他花8万多元购买了全套生产设备,回到桂林又投入进去20多万元,“总共投入了30多万元,本以为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就很快回本,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不容易。现在的他,根本不再想半年、一年就能回本,“两年能回本已经不错了。至于利润,那就得等到两三年以后了。”

另外,他向记者透露,当初和他一起购买设备加盟的人基本都不干了。记者随后拨打江西宜春、湖北薪春、山西太原等加盟者电话,证实了他的说法。一位接电话的女士说:“你不要再打电话了,那种骗人的东西,早不干了!”

某秸秆能源研究所负责人说:“我从来没有秸秆‘机制木炭’项目!我的项目是秸秆颗粒代替煤项目。”至于项目的启动时间,他介绍说是刚刚开始,现在全国只有两个省会城市有加盟,一套设备二三万元,加上需要购买的助燃剂,总投入四五万元。

秸秆再利用加盟还需慎重

那位负责人不承认自己有过秸秆“机制木炭”项目,原因不得而知。但与北京一家研究院相比,他显然还是敢于说话的。

当记者试图预约北京那家研究院面见时,他们三部座机电话和两部手机都已经停机。后得知:该公司几个月前已经走了。招商部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知道该公司走的真正原因,但猜测可能和这家公司经常有加盟商来闹事有关。

曾经为多个加盟商做律师的赵晓明提醒投资者,现在很多加盟连锁项目市场前景描述诱人,但是这种市场短期之内难见效益,实际应用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尤其像秸秆综合利用市场的开发,和政府政策导向休戚相关,投资者需要提高防范意识,慎重选择。

上一篇:李嘉诚给年轻商人的忠告 下一篇:老字号忧思录:为啥成亦“老”败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