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成为前进的助力

时间:2022-10-25 05:52:04

让情绪成为前进的助力

[摘要]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情绪常常能够成为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助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掌握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不健康情绪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提高情绪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在健康情绪的体验中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 情绪 学习 助力

一、前言

情绪一般和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它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天生的,有其先天遗传基础。而如何因时因境地表达情绪则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情绪的训练和辅导才成为可能,作为教师也才有可能在学生情绪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给予他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逐渐学会较好地把握自己的清情绪,并让情绪成为自己前进的助力。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学习自我调节、学习自我健康保护的基本方法,使学校教育成为学生情绪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途径。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重视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各种活动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并获得经验,优化情绪品质,发展心理健康。

二是活动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例如,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成长中面临各种人生课题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学业压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都带给小学高年级学生很多烦恼,而中学的孩子则不同了。

二、指导情绪认知、教给具体方法。

1.将“有苦恼”合理化

优化学生情绪品质,首先要指导情绪认知。教师要直接告诉学生,成长中不断有苦恼出现,有苦恼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让苦恼成为障碍,妨碍我们的心理健康,解决烦恼才能使我们长大,并强调学生有能力解决烦恼。这样使学生对学习压力、人际适应、自我接纳等必须经历的人生课题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

2.教给具体方法

优化学生情绪,应教给学生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烦恼:正确认识苦恼,用理智消除苦恼;用真诚获得理解;用转移来忘掉苦恼;学会寻求帮助来消除苦恼;用乐观自信、努力向上代替自卑;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学会沟通、协议,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学习人际适应、“不欺善”、“不怕恶”,学会反抗;学会宽容,减少苦恼。这种具体指导非常有效,有助于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调节自己,优化情绪品质。

三、情绪辅导的原则

情绪辅导活动有一个关键,就是体现情绪辅导的原则和方法,因为情绪辅导与思品教育有重要的区别,如果不能区别,情绪辅导就不能成立。

1.“无滤过认知、无批评”的原则

情绪辅导与思品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强调接纳、无批评。由于各自的课程目标不同,所以内容、方法和学科特点都不同。从内容上区别,思品教育主要解决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而心理辅导主要解决情绪情感问题,尤其是消极情绪问题;从方法上区别,思品教育重在灌输,而情绪辅导重在沟通,理解和疏导;从学科教学特点区别,思品教育是学科逻辑的,而情绪辅导是问题逻辑的、生活逻辑的。

2.“面对全体”的原则

情绪辅导活动可以起到凝聚、优化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来自这个集体不同成员的心理支持,这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消极情绪积压,缺乏疏导渠道的学生,往往因各种因素无法有效消除苦恼。情绪教育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疏导不良情绪的渠道。如,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女孩子的图画是一条红领巾,右下角一个女孩子在哭泣。她在上学期一次忘了带红领巾,进校门时被记了名字和班级,她觉得自己损害了集体荣誉,一直内疚,非常苦恼。同学们听了以后,班长首先站起来说:“那以后你一直没有再忘记带红领巾,事情早就过去了,我们都忘记了,你不要再为这事苦恼。”其他同学也纷纷安慰她,使她又高兴又吃惊,觉得同学们太可爱了,笑逐颜开地回到座位。

3.“重视个别”的原则

情绪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同时还必须有重点介入,特别是以下三类情形,是情绪辅导应重点介入的情绪类型。

(1)消极体验、消极情绪稳定的学生

一个女学生的图画是她被母亲痛打的场面,她伤心地流泪,旁边用红色的水彩笔写了五六个“痛”字,每个字后面是惊叹号:“痛!”“痛!!”……她在讲述画面时伤心地哭了。虽经劝慰,而这个女孩子只是默认了同学们的好意,走下讲台时仍沉浸在痛苦体验的情绪里,此时离她挨打已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可以看出她的敏感的性格特点。消极情绪是否稳定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因而能保持乐观开朗即所谓的“不知愁”。“来得快,去得也快”保证了消极情绪的及时疏导。

(2)高度规范的高焦虑学生

有一类学生的高焦虑是通过对“组织纪律”的过分认真表现出来的,而现今学校教育特别容易忽视这一点。这类学生往往是极遵守规则的,所以才可能因一次迟到、一次体育课忘了穿白球鞋而长时间持续着“透不过气”的体验。从情绪心理讲,这种情绪品质并不是良好的,严格说应该进行适当的矫正的。

(3)退缩、自卑的学生

平时,有的学生表现出因学习、人际、生理特点(如个子矮小)而自我接纳困难、自卑、行为退缩的特点。这部分学生遵守纪律、很少攻击,从思品角度评价,他们没有问题行为。但从心理健康角度评价,问题就比较严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介入的重点。

四、情绪辅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必须重视情绪辅导的目标,是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品质

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重认知目标、缺乏情绪目标”的严重弊端。而现今学校教育由于单纯强调认知目标,学生的焦虑和苦恼无人关照,而且往往为了认知目标将学生置于极大的焦虑和压抑之中,学生大比例的学习焦虑就说明了这一点。为此,教师应该在关注课程目标的同时,把情绪发展目标放在重要位置,尤其要强调不能为了认知目标而丢掉情绪目标,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同伴关系指导是教师必要的教育责任

同伴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的维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伴给学生带来稳定感,是学生获得与人合理相处的经验,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掌握社交技能,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相互提供情感、行为的经验。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导机构,学生成长需要学习的人际认知和人际技能,应该由谁来教给学生呢?如高年级学生开始希望从成人的权威中独立出来,转而重视同伴,要求与同伴一体化,接受同伴的制约,强烈希望被同伴承认,从同伴那里获得团体归属感、安全感。

上一篇:激扬学生个性 与学生和谐相处 下一篇: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