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结转与结余,全面落实会计新准则

时间:2022-10-25 05:08:27

准确理解结转与结余,全面落实会计新准则

【摘要】结转和结余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概念,准确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全面落实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转指的是在结算的时间段里,由于工作目标尚未达到而暂时没有使用完的专项资金。结余指剩余的资金。

【关键词】事业单位,中职,事业会计,新会计准则

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指的是“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资金”,非财政补助结转指的是“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资金”非财政结余指的是“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结转和结余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们都是针对一定的时间段而言的,一般是一年,即年初到年尾。如果以一年为结算时间的话,那么都是一年中的收入和支出相抵的结果。不同的是,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财政拨款结转”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当年财政拨款结转”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年末事业单位的当年财政拨款结转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数额。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一个是工作目标没有完成的结算结果,一个是工作目标完成的结算结果。

例如,某事业单位2013年度财政补助收入90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200万元),事业收入5000万元(其中,科研事业收入1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100万元,经营收入600万元,其他收入150万元。事业支出5600万元(基本支出47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基本支出600万元;项目支出9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项目支出150万元,科研项目支出750万元),经营支出500万元,上缴上级支出6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0万元。假设该单位专项资金结余要上交主管单位40%,所得税税率为25%,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为非财政拔款结余的20%,要求:1、计算该单位收支总结余;2、计算该单位财政拔款结转;3、计算该单位财政拔款结余;4、计算该单位非财政拔款结转;5、计算该单位经营结余;6、计算该单位事业结余;7、对该单位非财政拔款结余进行分配;8、编制事业单位有关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分录。

解答如下:

1、该单位收支总结余=收入总额-支出总额=(900+5000+200+100+600+150)-(5600+500+60+50)=740万元

2、该单位财政拔款结转=财政补助专项拔款-财政补助专项支出=250-150=100万元

3、该单位财政拔款结余=财政补助基本拔款-财政补助基本支出=(900-250)-600=50万元

4、该单位非财政拔款结转=事业专项收入+上级补助专项-事业专项支出=1000+40-700=340万元

5、该单位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600-500=100万元

6、该单位事业结余=事业收入-事业支出=收支总结余-(财政拔款结转+财政拔款结余+非财政拔款结转+经营结余)=740-(100+50+340+100)=150万元

7、该单位应纳所得税=100×25%=25万元

8、该单位应提职工福利基金=(经营结余+事业结余-所得税)×提取比例=(100+150-25)×20%=45万元

9、该单位应结转事业基金=非财政拔款结余-所得税-职工福利基金=250-25-45=180万元

10、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结转财政补助收入时,

借:财政补助收入 900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650

——项目支出结转250

(2)结转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时,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600

——项目支出结转150

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基本支出 600

——项目支出150

(3)年末将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时,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余 50

贷:财政补助结余50

(4)期末结转各项收入科目本期发生额中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收入时,借:事业收入——专项收入 1000

上级补助收入——专项资金4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1040

(5)期末结转事业支出、其他支出中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时,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700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700

(6)年末将非财政补助结余按比例上缴时:340×40%=136万元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36

贷:银行存款136

(7)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留用部分转事业基金时,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204

贷:事业基金204

(8)期末结转经营收入时,

借:经营收入 600

贷:经营结余600

(9)期末结转经营支出时

借:经营结余 500

贷:经营支出500

(10)期末结转各项收入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时,

借:事业收入 4000

上级补助收入160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100

其他收入150

贷:事业结余4410

(11)期末结转事业支出、其他支出中非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时,

借:事业结余 4260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4150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0

上缴上级支出60

(12)年末结转“事业结余”科目余额时,

借:事业结余 150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150

(13)年末结转“经营结余”科目贷方余额时,

借:经营结余 100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100

(14)年末计算应缴纳所得税时,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5

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25

(15)年末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时,(下转第2页)

上一篇:税制改革对企业财务与会计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