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10-25 04:51:58

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引言:输配电,指的是在电力系统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也就是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对电能进行的输送和分配工作,进而组成的输送电能和分配电能。输电工程指的是发电厂对电力用户或者需要电力的区域输送电力的主要渠道,或者电力用户对需要电网的区域提供电力联网的主要途径。配电工程指的是供电厂之间对电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本文通过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概念、我国的输配电情况以及输配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应对措施。

前言:当前,电力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电网的作用日益突出,只有充分发挥电力行业的优势地位,才能促进人民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我国电力行业在近几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中我们主要涉及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措施。

一、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发展概述

(一)标准化发展概念。所谓标准化,指的是在特定的范围内,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最好的秩序,针对某个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定出人们都认可的、共同遵守的以及习惯重复运用的规范,也就是标准,被称做标准化。其具有十分严格的流程、过程艰难的特点。人们遵循标准化,对于加强合作、促进共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的输配电情况。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以煤电、水电为主,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资源分配不合理。我国的用电量较为集中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电力资源却相对比较缺乏。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现状

全球化经济发展,使电力市场也加快了发展脚步,电能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有着环保、快捷、方便、高效、应用广泛等特点。电能在很多产业中被广泛应用如:动力、照明、冶金、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电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随着电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随着电力工程数量的增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推进电力企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必须加强建设和改革,经过实践证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能够加快电力企业发展进程,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但目前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发电方式主要分为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多以煤炭为材料。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用电工程建设并不合理,并且资源也没有实现科学配置,一些城市还处于高度用电负荷中,城市存储的电力能源非常少。但有的地区的水力资源和矿物资源却没有被很好的利用,我国能源和电力工程分布明显并不协调。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但是我国用电还是与国际有着一定差距,目前很多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是使用直流电,目前我国依然使用的是交流电。交流电是利用线路进行传电,当电能传输中遇到电阻将出现电能消耗现象,并且传输的距离越远,损耗的就越多,并不利于远距离的电能传输,并且在使用中容易发生事故和故障,不得不承认我国电力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发展还需要改进。

三、关于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电力工程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实现输配电工程机用电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的不仅仅提高了供电质量更保障了供电可靠性,并且也提高了供电效率。另一方面,为了保障电力工程自动化的实现,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必须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力企业对电网的监控、优化、管理,最终实现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

(二)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电力企业更是如此,因为人才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最为企业的最基本单位,人才素质和技能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想要建设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首先,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其次,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专业知识技能,形成电力工程标准化意识,从根本上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

(三)完善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很多事物都需要正确的规范才能达成目的,想要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规范化,必须以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为支撑点。没有制度约束,很多员工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重视度明显不够,缺乏执行力度,在制度的引导下和约束下,帮助员工建立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意识,确保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性。

(四)加大投资力度。投资力度直接关系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效果,资金的投入有效的支持了输配电工程的发展和建设,很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都推动了电力企业发展,给电力企业带来转变,为了保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对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和标注化建设的展开,投资必不可少。并且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更缩小了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更有效的实现了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

(五)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在进行电网的铺设和施工时,相关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定操作规范,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操作的规范性,保证电力系统拥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在施工时一定要搜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以便减少操作失误。另外一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督力度,对隐蔽工程验收部分的监督尤其如此,没有相关验收部分的签字绝对不可以开展下一项工作,详细准确地记载施工日志,对于材料的质量规格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杜绝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进入电力施工现场。此外,电力材料分很多种,应该依据他们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进行清晰分类,对于材料的名称一定要清晰明了的标注在明显位置。

另外对于仓库的选择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仓库一定要通风好,不漏雨,保持电力建设材料的干燥。要定期对仓库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对材料要科学地管理,建立起一套非常系统的管理制度,对于重要材料和仪器设备要设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保养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不会因为不当的存放方式或者是疏于维护而造成性能的下降,水泥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存放超过三个月的水泥是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另外,仪器在开箱以后,相关人员一定要检查仪器的合格证、质检报告等内容,这些都具备后,在开工之前还要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测,进过相关的工作人员同意后才能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在操作时,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总结

电力行业的发展使电力技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力施工技术虽然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在电力工程尤其是输电工程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我国的用电工程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伟,姜波.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科技论坛,2011,38(25):156-158.

[2]李娟,孙百佳,夏.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与跨越式发展[J].科技风,2012,37(10):13-15.

[3]赵志刚.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35(25):119-121.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电业局)

上一篇:电力工程招标采购风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500kV主网的危险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