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光皮树造林的主要胁迫因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25 01:27:58

探析光皮树造林的主要胁迫因子及应对措施

摘要:分析了光皮树造林的主要胁迫因子,包括高温干旱胁迫、有害生物胁迫、土壤养分胁迫和系统结构胁迫,并提出了其应对措施,以为光皮树的科学造林奠定基础。

关键词:光皮树;造林;胁迫因子;应对措施

近些年来,光皮树[(s. wilsoniana(cornus wilsoniana)]能源树种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得到重视。多数研究认为光皮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钙耐碱,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强,甚至在微盐碱性的砂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黏土中也能正常生长[1-3]。然而,光皮树作为生物柴油能源林在江西南部人工规模栽培后,因受高温干旱胁迫、有害生物胁迫、土壤养分胁迫和系统结构胁迫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幼林多表现为生长不良,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栽培区概述

栽培区位于中亚热带南缘的江西南部(简称赣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均温度18.9℃,年均积温6 898℃,年均降水量1 587 mm,年蒸发量794~1 487mm,年均日照时数1 823h,无霜期287d。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壤以红壤居多,还有黄壤、黄红壤和紫色土等。影响林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高温、干旱、洪涝、冰霜冻、春季低温阴雨和寒露风等,其中出现较多、影响最大的是伏秋干旱,多数地方平均3年就有2年干旱。如赣南2008年冬季和2009年夏秋,均出现了持续近60d的干旱。近3年来,赣南利用丘陵山地人工规模发展种植光皮树的面积达3 000hm2,其中,一年生实生苗造林2 900hm2,一年生无性系嫁接苗造林100hm2。

2主要胁迫因子

2.1高温干旱胁迫

高温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逆境[4]。光皮树既受直接的干旱高温胁迫,也受由此产生的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等胁迫。近2年来,特别是2009年伏秋受持续旱情和持续高温天气的综合影响,光皮树生长不良和造林成活率下降的现象普遍发生,其主要表现形式有2种:一是高温胁迫。高温胁迫对光皮树的伤害主要是影响其生理活动,严重则灼伤幼树皮层。一般最常见的是根茎灼伤,此时光皮树幼树基部如果缺少覆盖物,多数未能充分木质化的苗木就会在近地表处灼伤,以致苗木皮层的形成层坏死。此外,由于土壤温度过高,加速了光皮树根系老化,影响了根系活力,加剧了苗木死亡。二是干旱胁迫。据调查,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无论施肥与否,均会使光皮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同时减弱,以致在严重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幼树生长势进一步减弱,导致苗木严重缺水而死亡。

2.2有害生物胁迫

有害生物胁迫主要指光皮树受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入侵生物等胁迫。一般来说,原有的本土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生物对引入的光皮树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通常是经过1~2年或更长时间,这些本土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特别杂食性昆虫就会适应或加重为害光皮树而成为有害生物。由于光皮树前期的生长量较小,因此,光皮树在造林后的前2年很难忍受这些有害生物胁迫,严重时可导致造林失败。

2.3土壤养分胁迫

光皮树受土壤养分胁迫主要包括土壤贫瘠、营养失衡和个体竞争等。从赣南种植光皮树的土壤状况看,多数种植的立地条件较差,以致光皮树受土壤养分胁迫的影响,水、肥、气、热条件很难得到改善,由此导致光皮树生长势普遍减弱。生产实践表明,尽管光皮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作为生物柴油能源林为主要目的的光皮树油料林,如果在贫瘠土壤上种植,同时又缺乏抚育管理,经营目标一般很难实现。

2.4系统结构胁迫

光皮树的系统结构胁迫主要是指大面积发展纯林、不合理的林分密度和粗放的经营管理措施等。在赣南,光皮树种植多集中连片,成片面积多数在100hm2以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的风险。另外,发展光皮树总体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营造、轻管理等问题。就粗放的经营管理状况来说,有的种植穴规格偏小,以致光皮树根系生长受限;有的光皮树林分则很少施基肥或不施基肥;有的缺乏松土抚育和追肥,这些情况均会影响幼树的生长。

3应对措施

3.1选用优质苗木造林

为了提高光皮树胁迫抗性即抵抗各种胁迫因子的能力,造林苗木应选用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没有有害生物为害的粗壮苗木造林,其中,苗木的地径最好达到0.7cm以上。

3.2选择适宜林地造林

光皮树的栽培既要结合经济林的特点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要考虑光皮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最好选择土层厚度50cm以上、光照充足、坡度比较平缓等立地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交通较为方便,能形成一定经营规模的宜林荒山荒地、迹地、疏林地和退耕地。避免选择干旱瘠薄的山顶以及

光照不充足的阴坡地造林。

3.3发展科学集约经营

为了收获更大的投资收益率,经济林的集约经营程度通常要比用材林程度高。光皮树作为以生产果实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经济林,其产量与个体和群体结构、水肥条件、栽培措施等关系甚为密切,具有园艺化生产特征;同时,光皮树作为以生产生物柴油为主要经营目的的能源林,其产量与群体密度、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关系密切,具有更高的林业生产特征。为此,光皮树的栽培技术措施与要求应当更高更严,也就是说,光皮树应当按照经济林的集约经营模式来发展。

3.4研究和推广丰产培育技术

光皮树作为生物柴油能源林栽培在国内尚属首次。发展光皮树除了重视造林地选择外,还要针对光皮树造林的胁迫因子,重点加强改善光皮树造林地生境的研究和应用。比如,要研究和利用营林技术措施,破解土壤养分胁迫、系统结构胁迫和有害生物胁迫等难题;要研究和利用保水剂和树基覆盖等关键技术,以缓解高温干旱胁迫压力;要研究和开发如华山矾、白檀等有望成为生物柴油能源的赣南野生乡土燃油树种,尽早实现树种间的科学配置,规避光皮树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风险,通过组装、集成和配套光皮树丰产培育技术,引导光皮树生物柴油能源林的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 梁仰贞.光皮树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3):38-39.

[2] 谢风,潘斌林,胡松竹,等.光皮树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961-2962.

[3] 王新其,殷丽青,施振周,等.光皮树育苗技术及适应性试验初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24(3):264-267.

[4] 朱经春,毛居黛·亚力.植物抗热性与叶绿体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17(1):47-52.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绥李三号”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浅探果树冬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