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意见

时间:2022-10-25 12:51:41

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精神,科学合理利用低丘岗地、低产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现就推进我市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以下简称“双低”)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双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属鄂西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境内低丘岗地分布广、面积大,低产林面积也较大,土地利用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双低”改造工作,是扩大我市土地有效供给、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有效途径;是改变森林资源粗放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促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有力措施;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扩大规模化经营,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效益工程;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惠民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双低”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双低”改造作为我市建设农业强市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培育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认真抓紧抓好。

二、明确“双低”改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原则。低丘岗地改造要坚持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耕则耕的原则。对于土层厚、地块相对平整、交通便利的,建成耕园地;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建成林地。低产林改造要坚持生态优先、少砍树多栽树、适地适树、良种良法、优化结构、成片开发、规模经营的原则,建成林业产业基地。

(二)主要任务。从20**年起,用7年时间,全市完成“双低”改造面积150万亩,其中,改造低丘岗地80万亩,改造低产林70万亩。通过低丘岗地改造,建设一批道路畅通、灌排自如、田块规整、土地肥沃、林网秀美的当家地、生态田,实现园田化、水利化、生态化。通过低产林改造,培育一批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森林资源和林特产品,实现高产出、高效益、生态好的目标。

三、落实推进“双低”改造工作的各项措施

(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各地要组织专班,在调查“双低”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双低”改造规划,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低丘岗地改造重点在坡度小于25°的低丘地区实施;低产林重点改造坡度在25°以下,责任主体落实,林权明确,立地条件较好,因不适地适树或种质低劣、多代萌生、管理粗放和遭受严重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林相残破的林分、无培养前途的“小老树”林和低质低效经济林。“双低”改造区域不包括石漠化区域和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区域;不包括原始林、自然保护小区;不包括汉江、漳河、长湖等江河、大中型水库、湖泊迎水面和土壤地理条件差,表层土壤不足30厘米厚度,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二)明确政策,保障权益。要妥善处理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问题。坚持民主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林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依法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低丘岗地改造后的土地必须落实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应优先考虑项目所在地农民,以原承包经营权为基础,结合土地二轮延包,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认真落实低丘岗地改造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低产林改造后的林地必须落实承包经营权和集体林权改革政策。改造后的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倡兴办家庭林场和茶果园。要准确把握低丘岗地改造涉林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详查成果和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以土地、林地利用现状图作为确认改造前地类的基本依据;对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或其它原因发生地类变更的,由国土、林业、农业等部门共同认定。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经审查批准立项,实施过程中涉及林木采伐的,由项目所在地林业部门按限额采伐管理权限,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三)发展产业,建设基地。按照“以改造促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思路谋划“双低”改造工作,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产业,突破性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稳步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切实提高“双低”改造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双低”改造,建设以2**国道**段百里花卉苗木长廊为主,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卉苗木基地,使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体现特色,壮大规模,提升品质,争创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大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力度,建设以乌桕、油桐为主的50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漳河库区20万亩优质柑桔基地、钟祥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和屈家岭5万亩优质黄桃基地。加强旅游公路绿化景观带建设,积极改造旅游景区林相,营造四季变化、景色宜人的旅游风景林。按照“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建设以杨树、国外松和乡土速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使全市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四)创新机制,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低产林改造。要在明晰林权、落实造林主体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公司企业、民营业主、造林大户,以及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干部职工等,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低产林改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低产林改造步伐。要大力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对集体改造的低产林要优先纳入改造计划。要保障“双低”改造资金投入,切实加强“双低”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和核算,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严格管理,规范程序。坚持按项目运作,切实落实项目公示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确保“双低”改造质量。低丘岗地改造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低产林改造由县、市、区林业局组织编制年度作业设计,经市林业局审核,报省林业局批准后实施。

四、加强对“双低”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区)是“双低”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双低”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并抓好“双低”改造工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市直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分别负责各(县、市)区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的审核把关、工程实施的督导检查,市财政局负责全市的项目资金管理,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双低”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分别做好低丘岗地改造宜耕地的产业规划建设和项目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督导检查,市环保局积极参与项目论证、实施指导工作,共同推进“双低”改造工作稳步实施。

上一篇:会计主管竞职演讲稿 下一篇:地下水定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