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给高中政治课堂添光彩

时间:2022-10-25 12:27:31

“思辨性”给高中政治课堂添光彩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政治课堂是立足于“思”,有思想、有辨析的课堂,政治课只有思辨性才能荡起层层涟漪,擦出思维火花,闪耀智慧光芒,提升学生素养。可见,“思辨性”是高中政治课堂不可或缺的闪光点。那么,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应如何构建具有思辨性的政治课堂呢?笔者以为,在“思”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还应该以教师的智慧来启迪学生的智慧,达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摇动一群树”;同时,以学生活跃的思推动教学本身,达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推动一堆云”。此外,还得搭建“辨”的教学平台,以任务及活动,促进思辨能力的动态生成。

问题导学,让思维灵动

问题在课堂教学起到穿针引线的教学作用,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启发思考的重要桥梁。正因如此,“问题设计与提出”一直都是教师教学探索与研讨的热点。在思辨性很强的思想政治课课堂中,问题仍旧是启迪智慧的关键,是诱发学生“思”的起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就教材提问题”“就教案谈教学”的思维定式,尝试通过设计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激发思维作用,以“激疑”的形式,让学生思维先于教师的“教”,主动探索相关问题。

例如:在教学《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中的“股票”板块中,笔者在教学导入中插入了综艺节目“一周立波秀”中的《周立波笑谈三十年》片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解答问题,由此抛砖引玉,导入教学。在这个关于股票的小品中,笔者巧妙地通过更具影响力的名人脱口秀,导入股票这一话题,通过周立波的幽默语言及独特见解,化繁为简,让本课教学更具生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答:①买了股票就能发财么?②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有什么不同?③你们家有人炒股吗?你可以给他提几个建议吗?通过问题与情境相融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跟着周立波老师的精彩解说,快速地联动起来,达到以问题导学、以情境促学、激疑设疑释疑的目的。

有效示范,能力养成

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最好榜样。在思辨课堂中,教师要“身正为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首先,还得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以令学生叹为观止的有效示范,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示范,帮助学生们明确思维方向,提高他们实践的学习力。

例如:在教学《价格的变动》这一课前,笔者邀请班长、团支书共同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基于热播生活戏剧《家有儿女》的情景剧。在这个剧情中,团支书扮演妈妈(刘梅),班长同学则扮演聪明活泼的儿子(刘星)。对话内容主要围绕妈妈在商场优惠大促销期间买了一大堆促销产品展开,如冬季的羽绒服(剧情表演发生在夏季)、降价的鸡蛋、少得可怜的猪肉(猪肉价格涨得厉害)等。在这个情景剧中,笔者扮演爸爸,巧妙地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导入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不时幽默地抛出问题,并在学生难以解决问题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智慧地解决问题。小品内容生动活泼,为学生的讨论与思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学生智慧的思辨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思辨让智慧碰撞出火花

高中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他们渴望获得课堂的话语权,具有较为独立的行动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设置上做出一定调整,尽可能减少教师单向讲授的知识,将更多的课堂空间腾出来,留给学生实践与展示。课堂上,笔者经常会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一堂以思辨为主的活动课,创设思辨专场,把小论文与小组辩论赛结合起来,开始一些主题辩论活动;或是开展一些以调查报告为主的主题活动,如“观点演说家”“你说,我听”“小现象,大讨论”等,让学生在自主组织、自主实践、自主展示的过程中,释放个性,展示自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该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创设“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们“动”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渗透教学,把学放在教的前头。活动中,笔者以播放小视频的方式,导出论点“买贵的,还是买对的”。在这个小辩题中,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两大阵营,并要求各个阵营推选出6名小辩手,代表小组参加比赛,其他成员则负责收集材料,整理论据,补充观点,并做好拉拉队。在这个思辨平台中,学生们竭尽所能地发挥了自己的语言才能与思维才能,他们妙语连珠,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场面很是热烈。在思维的激荡与碰撞中,笔者作为特邀评委,及时点评,并巧妙地渗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辨,让他们的智慧撞出火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结束语

思辨性是思想政治课堂的核心要素。在高中政治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把“思辨”放在突出位置,并以悄然无声的活动形式,潜移默化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以实践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让思想政治课堂更添几分亮丽光彩,把学生们培养成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新一代青少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试论多层建筑结构施工管理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