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育的“四项基本原则”

时间:2022-10-25 12:16:47

幼儿礼仪教育的“四项基本原则”

【摘要】孔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幼儿正处在人生的起点,要知荣明耻,辨明是非,向善去恶,这对他们今后的成才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鼓励表扬; 家校合作

孔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幼儿正处在人生的起点,要知荣明耻,辨明是非,向善去恶,这对他们今后的成才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 从小事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无数细节构成整体。幼儿年龄小,有时不自觉地忽视了自己的一些不起眼的做法。因此,日常管理中,我非常注意幼儿的行为细节,强调文明礼仪必须从小事做起。并将这些礼仪行为编成儿歌形式好记又可行。例如:

(1)进餐:进餐前、洗净手、打喷嚏、遮住口、轻轻嚼、漫漫咽、自己吃、不用喂、不挑食、不剩饭。

(2)分享玩具:小玩具、真新奇、大家玩、才有趣、懂谦让、知爱惜、共分享、更知礼。

(3)分享食物:小食品、甜又香、尊长辈、您先尝、你也吃、我也尝、好朋友、共分享。

(4)日常习惯:扔垃圾、要入箱、美环境、爱校园、走楼梯、要轻声、慢步走、靠右行、见老师、要问好、懂文明、讲礼貌。

(5)递接物品:递物时、双手呈、接平稳、手再松、接物时、双手迎、表感谢、把礼行。

2 善于鼓励、及时表扬

孩子喜欢称赞、表扬和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消极的阻挠。因此,对幼儿的每一个小的进步,我总是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促使习惯长久。如上课礼仪的培养,我在班级设计了评比栏,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就给他们加星、加小红旗。这样,把兴趣、训练、奖评结合在一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幼儿生逐渐形成了自我约束、明辨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3 树立榜样

3.1 老师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标准。老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因此,我时时处处以身示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如地上有废纸,随手捡起来,课桌椅乱了,就顺手摆正……。让孩子们目睹老师的行为,从而自觉地行动起来,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3.2 身边的榜样。即孩子们的同学。这些最接近孩子生活的榜样最易被学生接受、最易激起他们的上进心。我定期评选出班里的“文明礼仪小标兵”,给他们佩戴小袖标,一周一轮换,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当标兵。这样,孩子们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养成文明习惯。

4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礼仪教育具有多渠道、多方面施教的特点。在礼仪教育中,孩子既受学校的影响,又受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为此,我在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中,要求家长密切配合,致力于“家校同步”。如开学初,我总要面对面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要求他们教育、督促子女在家的礼仪行为。再是经常与家长沟通,互通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与对策。经过长期教育与训练,幼儿的礼仪习惯得到很大的改观。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一定能为我们的孩子们开启一个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浅谈怎样上好体育观摩课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