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25 10:37:13

试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初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完备的知识修养以及挖掘其心智、开发其潜能,这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阐述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57-01

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强调以素质教育为主,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内心体验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自主探索,拓展思维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

一 强化感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离不开感知,感知对初中生获取数学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愿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新教材注重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收集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感知自己生活情境中的数学知识。在初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力有限等特点,先让他们自由地看,从熟悉表面的内容入手,逐步深入到从数学的角度去感知。

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实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使新的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首要因素是学生是否具有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心理愿望。数学教学要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

二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是思维训练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可经常利用“问题引入法”、“趣味引入法”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在学生不断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引导他们环环相扣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换位思考,对问题进行延伸和推进,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从多方位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他们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逐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让学生养成对问题加以延伸和推进的良好习惯,其思维品质必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 在巩固、运用知识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巩固是记忆的重要方法,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巩固并形成长期记忆,在头脑里保存下来。在巩固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体验,促进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学习初三《几何》的“对称图形”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判断等学习活动,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这一本质属性。接着,在数学实践活动课时,请学生自主到生活周围找一找轴对称图形,或查找工具书、上网下载,找出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或自己想办法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判断生活周围的轴对称现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获得新知,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学会运用知识才是最终的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包括课堂学习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回答问题和完成课内外作业等活动,同时也包括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后者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学生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 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能产生更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学会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能深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这些看似无形的因素,一直是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所缺乏的,也是将来的教学所应加强的,它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学生喜欢有趣的数学,更喜欢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师若能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比较、交流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动向 下一篇:试论在体育教学中控制学生注意状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