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吸烟的心理误区

时间:2022-10-25 10:21:24

走出吸烟的心理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现有11亿烟民,其中8亿属发展中国家,中国就占了3亿多,居世界之首。近几年来,亚洲消费的香烟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2/3为中国人所消费。

卫生界几乎天天在报警:每年多少多少万人因吸烟死于这病那病,多少枝香烟可以毒死一头牛,视烟为洪水猛兽,无情的杀手,告诫善良的人们与之绝缘。医学专家提醒:香烟燃烧释放出的致癌物质就有40多种,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主要原因,吸烟者还易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神经衰弱等疾病。现在全球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由烟草制品引起的疾病,到2020年,被烟草杀死的人数将达到1000多万人,超过其他任何一种疾病包括艾滋病致死的人数。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因吸烟死亡的人数每年将达到200万人。

尽管如此恐怖,一代接一代的烟民们仍然趋之若鹜,前赴后继者仍是不可胜数。若探个中缘由,可能与种种心理误区不无关系:

好奇心的驱动此乃初闯“烟坛”尝“禁果”的“童子军”们的典型心态。一日见邻居乳齿未落的三岁毛孩儿吸烟叼烟,问之,童子稚声稚气:“看见爸爸吐圈圈,真好玩儿!”更有一小学生坦率相告:“哥们儿抽烟抽得津津有味,我也想试试那滋味,我感到新鲜极啦!”此乃好奇心使然。

抽烟寻风度+气派?哥们儿几个在一起神侃,一枝香烟叼在口,喷云吐雾任风流,仿佛男子汉的风度和气派尽显于斯,于是吸烟似乎成了君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乐趣。所谓“男儿不抽烟,枉来世间转一圈”意即于此。“不会抽烟,哪有男人的味儿?”甚至某些女士也这般挑剔着终身伴侣。

抽烟是成熟的标志? “嘴上无烟,疯疯癫癫”一语,意即年少不成熟的外部表象,此与“嘴上无毛(指胡须),办事不牢”的民谚实乃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乎渴望成熟的少男(甚至少女)们夹一枝烟而故作深沉老练状,紧锁眉头,卖弄着自以为显得格外成熟的面孔。

抽烟预示着做伟人?这真是一种可笑的心理在作怪,其崇拜之心近乎癫狂。吾友原本视烟为“毒草”,可看了几部电影电视剧后竟然开了烟戒,美其名曰:“想当伟人……”。也难怪,诸多伟人与烟有缘,时下银幕上如此姿态的伟人、名人比比皆是,也无怪乎瘾君子们趋之若鹜,崇拜至迷信的地步了。

烟是显示身价的道具?君不见,时下男男女女们唇间的“大中华”、“玉溪”、“红塔山”、“阿诗玛”、“长剑”、“555”、“希尔顿”……等等,花样之多,档次之高,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以此显示身价。所谓“阿诗玛,大方撒;红双喜,对不起;红金龙,家里穷”便是这种以烟显示身价、心态的真实写照。

“饭后一枝烟,赛过活神仙”?这是瘾君子们的口头禅,这“活神仙”当然是精神作用,是自我感觉。这自我感觉,虽不一定真实,但瘾君子们觉得优哉游哉,似乎可以让他们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抽烟可消磨时光?所谓“一杯茶,一枝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里这“一枝烟”的功用自然是主人打发时光的“高效能武器”。再如,在车站、码头接人,见车船未到,常自觉不自觉地点燃枝香烟打发时光,以待车船的到来。

吸烟为消愁解闷?所谓“借酒浇愁,点烟解闷”即指这种心态。受到打击,遭遇挫折而充满忧愁、闷闷不乐者,常对着烟蒂狠命地猛吸,把郁闷发泄在香烟上,似乎欲将久积的忧闷随着烟雾一吐而尽,从而减轻烦恼并得到短暂的解脱。

烟是灵感之源?“烟民们”错误地认为,吸烟可以刺激神经,提高大脑的思维活力,引发人的想像力。很多人认为烟是灵感之源。

抽烟是“为国家作贡献”?近日,我劝一友人戒烟,不料朋友先是仰天大笑,继而振振有辞:“戒烟?说得倒轻巧,我抽烟是爱国,是‘以身报国’,为国家作点经济贡献嘛!要是中国人都像你不抽烟,国家烟草业岂不衰败?国民经济收入的箭头岂不调转方向朝下斜……”一番高论,好个“大道理”,叫你瞠目结舌!

抽烟甩烟能办“大事情”?许多吞云吐雾者云:没有烟能办成事么?

不抽也得抽?这诚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递烟如今进化为“撒”,即所谓“撒条”,诸友相聚,别人满脸笑容,盛情洋溢地撒上烟来,常言“盛情难却”,那氛围之下你能拒抽么?别人口叼一枝,独你不抽,岂不显得“故作高雅”、不合群么?接了抽了,又觉得欠人家的,日后只好又撒过去,于是乎撒来撒去,吹呼着粒粒星火。

“不抽白不抽”?这自然是指“公费抽烟族”的心态。来客摆酒、用高档烟“公关”、领导抽烟报销等,乃如今“公款抽烟”的几种形式。既然是“老公”(公家)出钱,私人“过瘾”,何乐而不“抽”?

屡戒屡抽,干脆不戒?确有部分瘾君子受到“烟可致肺癌”之类的警示后信誓旦旦向妻儿发表“戒烟宣言”,可烟瘾发作便“痛苦万状”,一头扎进“方便”处或躲在其他隐蔽处偷抽起来,如此屡戒屡抽。更有某君戒了一段时间后竟找到了“烟戒不得”的“科学依据”。说某权威性科学杂志指出,抽烟的人,尼古丁使其血液循环达到了某种新的平衡,要是把烟戒了,破坏了这种平衡,对人体健康大大的不利。受这种怪论的启示,于是乎大开抽戒,一如既往,大有过之而无不及。此言此行真让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吸烟者多是烟瘾难戒,其中的心理因素作用不容低估,只有从根本上蒂除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成功远离烟的危害。

上一篇:口腔溃疡,若难自愈早求医 下一篇:延长生命的“另外两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