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10-25 10:01:18

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绝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课外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的情趣,但我们也必须控制适度,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编 者)

实践证明,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下面的几个关系,就会收效甚微,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

一、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同学们普遍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各类杂志,流行书籍,它们生动活泼,时代感很强。同学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从而大大开拓了视野。但很多同学,只顾追求新奇、刺激,因而,读书成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读完后回忆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所以我们不妨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书去精读,如刊物《读者》《资料卡片》,古典作品如《史记》,四大名著中重点研读《三国演义》或《红楼梦》。所谓精读就是逐字逐句的读,反复地读,细细地体会,以达到对内容非常熟悉,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书,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并且每次的感受总有些不同,对好文章,不妨反复诵读、品味。这几年,高考作文中的很多满分试卷,都体现了很高的语文素养,很多知识、认识都得力于对某些课外书的精读。

二、处理好“兴趣”与“目的”的关系。据我观察,我们很多同学有“偏嗜”的毛病,即单纯地追求那种符合自己口味的书,对于其它的书则无心细读。有的同学喜欢言情的,就非“情”不看;喜欢武打的,就非“武”不看;喜欢科幻的,就专看科幻;有的男学生偏爱球类书刊,有的女学生偏爱言情故事类。结果,书读了很多,语文水平还是原地踏步,知识面仍然狭窄,长此下去,不仅不能提高语文水平,还会造成思维的狭窄与僵化。其实,各种类型的书都应该读一读,如《知识文库》《思维与智慧》《文史精萃》《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这些刊物都值得认真一读。总之,政治哲学的,风俗民情的,有关艺术的,甚至欣赏欣赏漫画,都会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很多东西,也许起初我们并不感兴趣,待到静下心来,深入进去,你就会感到有无穷的奥妙。

三、处理好读普通书籍和名著之间的关系。高中生按理说应该具备了一定的欣赏鉴别能力。但很多同学似乎更钟情于一般的书籍,而对于普遍公认的名著却读不下去,或者是因为名著大多已拍成电视或电影,对情节已了解了。实际上看电视剧终究不能代替品读原著。读一本名著,如读读中国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再读读外国的名著,如《复活》《简・爱》《红与黑》,收获一定很大。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名著与一般作品,两相比较,体悟出作品的高下优劣,在反复比较中,你自然就提高了文学品位。

四、处理好阅读现当代作品与古典名著之间的关系。读现当代作品,文字通俗,读来也轻松容易,大家一般愿意读。而读古代作品,同学们往往感到吃力,文字不通,内容不懂。但读古代典籍却能大大提高文化素养。读一本《东周列国志》有助于了解春秋战国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文化背景;再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选一部分读,有助于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及传记文学的写人叙事特色。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宋词更不能放过,魏晋南北朝时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短小精悍,又很有趣味。元明时代的“三言”、“二拍”,清代的《聊斋志异》都很有趣,值得一读。读古代典籍,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还能让我们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和作文的得分率。

五、处理好读与摘、思、写的关系。近几年来,许多在高考语文取得优异成绩的,都有这样的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摘抄开始要培养兴趣,进而养成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不思,读过之后,印象不深,如果加以思考,或多或少地有所启发,如果再将这种感想、启示写下来,隔一段时间,再把这些所摘所思拿出来读一读,时间一久,就会储存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相信大家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潜滋暗长的。如果只写不读,就会感到知识贫乏,力不从心;而只读不写,长期又会形成眼高手低的毛病。

总之,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走终南捷径,它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慢慢滋润。只要你能大量阅读课外书,同时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相信课外阅读能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到时,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你的语文水平已经很高了。

上一篇:匆匆又一年 下一篇:从高考研讨鉴赏谈诗歌中的“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