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荡气回肠的屐痕

时间:2022-10-25 09:21:33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饱含着深沉的爱国之情的抒情散文。它以其富有力度的浓浓情感打动了人心,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峰对峙,一脉相承。“九一八”,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1941年的9月18日,作者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把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宣泄出来。全文只有两段,线索非常清晰,那就是对故土的眷恋与热爱。第一段主要写“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紧承上文,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牺牲!两段文字一脉相承,任心中的情感自由地流淌,犹如双峰对峙。

二、运用呼告,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以及决心为故乡而战的感情。作者把土地比作母亲。“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这哪里是土地对“我”的呼唤,分明是“我”对着土地所发出的誓言:“我一定要回去。”“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誓言豪放激越,惊天动地,这呼告果断坚定,振聋发聩,在读者的心里引起阵阵的共鸣。

三、镜头组接,意象丰富。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念与眷恋之情,并不是干涩的表白,而是借助于一些富有特征、富有意味的景物表现出来的。“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这些东北特有的景物列队而至,形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如一个个特写镜头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展现出故乡的美丽富足,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但这和平美丽的家园因为侵略者的来犯而被埋葬,读着读着心中自然会升起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

四、弛张并蓄,跌宕起伏。课文中有舒缓而美丽的回忆,也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言。这外在的语言形式与作者内在的情感起伏互相呼应。“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我”的心是平静的;当“我”想起故乡美丽的景色时,“我”的心是柔和的。这时“我”听到故乡的呼唤,“我”为此而热血沸腾;“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强烈的爱国之情一泻千里。这是飓风暴雨般的呐喊,这是金鼓雷鸣般的誓言,这是一支感情激越奔放、节奏鲜明的交响乐。文章弛张并蓄,跌宕起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上一篇:放声歌唱祖国 下一篇:人生如茶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