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初三数学的入门教学

时间:2022-10-25 09:17:43

搞好初三数学的入门教学

摘要:初三学生,从初二阶段进入初三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做好初三的入门教学。

关键词:初三学生;数学;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6-01

一、建立和谐的氛围

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现在的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进入初三的第一堂课就是了解他们,目前我校的学生近80%父母在外打工,一般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管,有的甚至无人监管,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什么也不缺,缺的是父母的关心、爱护。所以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体会出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因此,我们教师要关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放下架子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课堂学习,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无形的力量。我和初三新生基本上能在半月左右就能从陌生到熟悉,从未知到已知,靠的就是课外多与之交心,给他们会面时发自内心的微笑,给他们妈妈一样的关爱,给他们朋友般的帮助。

教师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我不断用心去感受,长期用眼去观察,时刻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更是要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上讲台则情溢讲台,达到开人心智,启人思维的效果。对课堂偶发的不良现象不气恼,对待调皮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在课堂上大加批评,用语调的变化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转移到听课中来,对课堂上出问题的学生,留待课后先指出他们不对之处,再耐心给予正面教育,用行动与情感去改变他们,使其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让他们体会到老师从不放弃他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数学知识,在我给他们架起的磁悬浮列车上向数学王国一路飞奔,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三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听课时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然后先思考后回答,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三、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小学数运算的升华,又是初中数学代数式运算的基础。加法运算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它是重点、难点、又是易错点,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我在教这个内容时,首先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一位同学在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走了3步,又走了5步,你能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那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步?”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有些同学不明白,胆子大一点的同学会说:我到黑板前走一走,你们看后就明白了。他上来表演了一番后,学生明白了。应该分为四种情况:1向东走3步,再向东走5步,结果是向东走8步。2向西走3步,再向西走5步,结果是向西走8步。3先向东走3步,再向西走5步,结果是向西走2步。4先向东走5步,再向西走3步,结果是向东走2步。其次是建模:你们能把这四种情况用数学符号的方式表达出来吗?规定向东为正。很快许多就会学生写出:1(+3)+(+5)=(+8)2(-3)+(-5)=(-8) 3(+3)+(-5)=(-2) 4(+5)+(-3)=(+2)。第三,探索规律,得出结论。引导:两数和的结果与两个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的符号与和的符号,两个加数的绝对值与和的绝对值的关系便会得出结论。第四,找出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反复阅读,理解法则发现,同号两数相加,先确定好和的符号后,再像小学的加法一样做就行了;异号两数相加,先确定好和的符号后,再像小学一样用大数减去小数就行了。

在学习讨论的过程,老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上一篇:“延时评价”使阅读感悟更加精彩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育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