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无论哪一种身份,都要传递“正能量”

时间:2022-10-25 08:46:32

郑昊无论哪一种身份,都要传递“正能量”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6中国国际青年电影展(简称中青影展)中,郑昊首次以导演身份凭借处女作影片《特丽独行》获得本届中青影展的金摄影机・新锐导演奖,成功完成了演员转型导演的第一步。谈及这次“华丽转身”背后的心路历程,郑昊毫不讳言,“我自己拍这么多年戏了,对创作,会有一种冲动。并且做导演的这条路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地走到了今天。现在这个行业的入门的门槛太低,资金量也很大,有太多人怀着一颗投机之心。我也合作过什么都不懂的导演,什么都不懂的制片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浪费投资人的钱,浪费观众的时间,浪费电影院的屏幕。大家都知道做导演是特别累的事情,是一个需要责任心极强的事情,有的人‘敢’是因为专业,也有的人‘敢’是因为他们不专业。”

为了执导电影《特丽独行》,导演郑昊放弃了几部影视作品的邀约,只为全心投入到电影创作中。该片作为全球首部纯电动汽车题材电影,讲述了男、女主人公郭亮、徐丽二人两小无猜,共同在北京打拼十年,在结束了爱情长跑,即将走向婚姻殿堂那一刻,却因为一辆特斯拉的出现,让他们看似坚固的爱情突然背离,同时开启了一段充满意外的电动之旅。郑昊表示,他在生活中是“科技控”,对高科技产品堪称半个行家,更是百分百的爱车一族。拍摄这部影片,也恰好满足了自己的情怀。近些年来,自导自演已经成为郑昊的风格,与单纯做演员相比这种方式更能将他对人物的理解和整体的构思没有“衰减”地展现出来,他也希望继续沿用这种工作方式。

除了导演的身份亮眼,“演员郑昊”也是绝对的实力派,荧屏上他用每一部扎实的作品说话,展示自己表演道路上的成长与沉淀,日臻成熟的演技不断得到观众的认可。从早年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中淳朴的骆老师,到《赵氏孤儿案》中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晋景公,《长沙保卫战》中真汉子李本忠,《中国远征军》中的秦大岭,再到《于无声处》中的杜哲,一部部制作精良过硬的作品,见证着郑昊演员身份的含金量。

最近由郑昊主演的反映上世纪30年代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红三十四师的壮烈事迹的作品《绝命后卫师》正在热播,再度穿上军装的郑昊将铁血战士无惧生死的一面展现的酣畅淋漓。翻开郑昊的作品履历,就能发现,对拍戏这件事,郑昊从不怕吃苦,“可能大家并不知道,战争戏演员为了呈现一幕精彩的戏会付出多少,但只要能把正能量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就都是值得的。”

、专访郑昊

把主旋律的大旗扛下去

Q:《特丽独行》这部影片的主题很特别,能先介绍一下吗?

A: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做公路电影,公路电影都是由汽车来完成的,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发展,现在有了电动汽车,它能开1297公里,一滴油不用。影片里在这辆车开的这一路上也发生了很多正能量的事情。这部电影我觉得是可以全家人在一块观赏的,包括老人与孩子。它也可以说是一个超时代的写实电影。其实最开始他们本来只是来找我串这么一个戏,过来之后我就对这个戏提出了很多期盼和憧憬。他们说要不你过来导吧,我本人特别喜欢这个题材,所以就把这个项目接下来了。

Q:《特丽独行》这部影片根植于环境保护,绿色出行,更是一部“零汽油”拍摄的影片,“环保”这个主题在影片里是如何表现的?

A:其实我们大家都在谈环保,我们可不可以真正地去思考一下。我们具体为环境真的去做了一些怎样的有意义的事情?当你扔一块电池的时候,你是把它扔到了回收箱,还是扔在了厨房垃圾里面。其实每一个细节都会涉及到我们自己,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在这部戏里边,我想体现的就是这一点。你会感觉到,我们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没有空话。因为电影本身的功能就是寓教于乐。

Q:首次执导便荣获大奖,你觉得这部电影获得评委们认可的原因是什么?

A:首先,就是《特丽独行》的未来的高科技感,我们80%的观众也是奔着这个来的,然后就是这部片子里面充满着正能量和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我们绝对不靠打点球吸引眼球。还有一点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们的团队,我们大家去做这件事情,真的是非常的用心。并且我们制片人是一个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了帮助他,我所有的演员都是分文不取的。这部片子最后能得到组委会的认可,我们大家都非常感谢组委会。

Q:关于未来的导演之路,你有什么规划吗?未来会将怎样的作品带给观众?

A:有好多投资方也在提出要拍《特丽独行2》,因为大家还是很愿意看这类题材的。全球目前还没有这个题材,我们是唯一的一个。还有这些年我一直在主旋律环境里成长和游走。国内现在像我这个年龄段在做主旋律的导演可以说少之甚少,所以大家还都希望我把这杆大旗扛下去,做一个主旋律的传承人。还有一些高科技题材、司法题材的项目还有偶像剧,都在进行中。

Q:导演和演员这两个身份,你未来会怎样平衡呢?

A:我认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之内,我做导演这件事呢,不足以我养家糊口。但我还是要做下去,在我的价值观里得到多少的金钱价值的回报不是最重要的,我更想把我的所有的历练与经验用在我的“导演梦”里。那么作为一个演员来说,这是我的本职专业,我不会放弃,这两件事可以兼容并包,融会贯通,冯小刚导演都来演戏了,人家也不会以后就不导戏了,对不对?

Q:你入行这么多年,大部分作品都是真刀真枪的抗战戏,拍摄过程是不是非常艰苦?

A:我已经连续拍了有四部这样的戏了,《绝命后卫师》这部戏现在正在播,它是夏天的时候拍冬天的戏。所有的演员都是在38度的情况下穿着棉袄棉裤,真的是很煎熬的一件事情。每天我们拍完以后都是汗流浃背,整个人都是虚脱的。除了天天冒着酷暑,拍戏的时候炸点和枪炮就在你边上,所有人都离得很远,捂着耳朵,就你一个人站在炮火里边。三二一,跑。就光是用在我自己画面里边的TNT就有两卡车的量。《长沙保卫战》那部戏一共用了100多吨,《绝命后卫师》的量我估计比它还要大。这部戏拍的时候一直叫它《英雄后卫师》,一直不敢叫绝命,大家都怕不吉利,拍这种戏。早晨出发,谁都不知道你晚上回来会什么样。因为哪个炸点的问题,因为山路的问题,因为枪炮的问题,因为身体负荷的问题……

Q:是什么信念让大家坚持下来的呢?

A:大家坚持的信念就是我们是专业的,我们是非常认真的,这部戏包括导演也好,演员也好,我们都是老班底了,合作过很多次。虽然对于战争戏来说,我们可能已经驾轻就熟,但是每一次对于新剧本和新人物的体现和把握,都还是一样的新鲜感。尤其这一部戏大家拍得格外震撼。我们不只为了我们的事业,也是为了这帮英雄做点事。整个长征开始的开端,就是因为这个“绝命后卫师”被保护下来,而死去的3000多烈士们,有三分之二是没有名字的,最大的年龄不超过30岁。这种战争戏真的不是大家坐在家里边嗑着瓜子、喝着茶就可以欣赏的一个片子。希望大家能真的身临其境地去想,如果我在那个战争年代,我能不能去做这件事情?

上一篇:对话李波“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 下一篇:浅谈幼儿时期男孩家庭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