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战士犰狳每次生育都是四胞胎

时间:2022-10-25 08:25:02

铠甲战士犰狳每次生育都是四胞胎

早在中国古籍《山海经》中,就已有关于犰狳的记载,它们长得有几分像猪,又有几分像鼠,加上一身甲胄,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披甲猪”、“铠甲鼠”。

在哺乳动物中,犰狳的防御能力首屈一指:它们能在几秒钟内掘洞躲避追捕。实在来不及掘洞,它们就变形成为一个“铁甲球”,使任何猛兽也奈何不得。

犰狳的繁衍堪称奇迹。在雌犰狳的子宫里,受精卵能“游走”两年而不着床。等受精卵发育后,必定为四胞胎。

在美国南部地区和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山地、荒漠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生物出没:它全身都披着“铠甲”,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蜷缩成一团,并用“铠甲”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这种动物并不是刺猬,而是唯一有壳的哺乳动物——犰狳(qiú yú)。

犰狳外形奇特,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尽管身披重甲却能敏捷地奔跑,还是潜水高手;受到威胁时,更能“化身”为“臭鼬”,放出奇臭的气味;在雌犰狳子宫里,受精卵能“游走”两年之久,等到合适时再着床发育,并且必定是四胞胎;除人类外,它们是世界上唯一的麻风病患者……

《山海经》中的古兽

身穿铠甲的“老鼠”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百科类典籍《山海经?东山经》里,就出现过这样的记载:“余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类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犰狳,其鸣自詨,见则螽蝗为败。”显然,犰狳这种生物,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出现在中国了。据《山海经》的记载,这种动物出没在一个叫做“余峨之山”的地方,形状、大小像兔子,嘴长得像鸟,眼睛像鹰,尾巴像蛇,见到人就装死,叫声像在叫自己,如果见到犰狳出现,那么,这个地方的农田就会遭受虫害。遗憾的是,除了在《山海经》中露面外,犰狳目前在中国境内并没有分布。

“犰狳”一词有两层含义:它既是指犰狳科的所有动物,也特指犰狳科犰狳属下的九带犰狳这一种动物。犰狳科是世界上唯一有壳的哺乳动物,一共包含了9属21种,不过其中一种已经灭绝了。

无论哪一个种类的犰狳,长相都跟其名字一样奇怪,虽然与《山海经》中的描述并不完全一致,却也能发现许多相似之处。这种披甲的哺乳动物的脑袋酷似猪,一双又长又大的耳朵却立在头上。它们的身体长得像穿山甲,但全身都披着坚硬的“铠甲”。神奇的是,这“铠甲”如古代武士的甲胄,覆盖在犰狳上体两侧、四肢外侧、背部和臀部外侧,看上去极像是古代披挂整齐的武士。它们的四肢粗短有力,锋利异常,能轻松地掘地三尺。因为犰狳几分像猪又有几分像鼠的奇特外表,人们又称之为“披甲猪”、“铠甲鼠”。

不同种类的犰狳外形大致相同,但体型区别很大。体型最大的叫巨犰狳,体长可达1米,体重达60公斤。这种罕见的犰狳呈黑褐色,不仅全身披着“铠甲”,连头顶也覆盖着鳞片,就像戴着头盔。最小的犰狳是分布在阿根廷的粉红犰狳,其体长仅约10厘米,体重约100克,比人类的手掌略小,却长着两对与身体不太相称的大爪子,它们只有一块骨质甲壳,周身是玫瑰粉色,看上去粉粉嫩嫩,煞是可爱。这种犰狳大多居住在干旱地区的蚁穴附近,以蚂蚁和蚂蚁卵为生。

最常见、最有名的九带犰狳体长约60~80厘米,头部、双肩、背部直至尾部都被甲壳覆盖着,并被9个皮肤褶皱所连接,其间的每部分甲壳包含着50~75块鳞甲,每块鳞甲都十分坚硬,整个甲壳密密麻麻,如鱼鳞一般。

从血缘上看,模样奇特的犰狳与食蚁兽最为接近,但与没有牙齿的食蚁兽不同,犰狳有钉状的细齿,不过,牙齿上的珐琅质很少,不能用于啃咬,而且随着它们年龄的增长,一部分牙齿会脱落。

几乎完美的防御力

哺乳动物中的“潜水艇”

犰狳身上最引人瞩目的“铠甲”,其实是由许多小骨片组成的,每块小骨片上都有一层角质物质,坚硬异常,很难被刺破。值得一提的是,“铠甲”也是区分犰狳种类的主要依据,例如有3块“铠甲”的叫做三带犰狳,所以九带犰狳自然就拥有9块“铠甲”。绝大多数犰狳的上体两侧、四肢外侧和臀部的骨质“铠甲”是一个整体,如龟壳一般,不能伸缩;而胸部和背部的“铠甲”则有缝隙,缝隙间由皮肤褶皱、筋肉相连。这样,犰狳的“铠甲”不仅坚硬,能很好地抵御外敌的进攻,同时也能伸缩自如,快速奔跑。

凭借这身“铠甲”,犰狳成为了哺乳动物中防御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一逃、二堵、三变形”是它们最常用的防御手段。

犰狳的嗅觉和视觉非常敏锐,对周围的环境能“明察秋毫”。当它们察觉到危险来临,就用粗短有力的四肢掘土挖洞,以极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身体隐藏到沙土之中。它们掘洞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古时候,人们就曾这样描述:骑在马上还看见犰狳,但在下马的一瞬间,它已经钻到土里去了。钻到洞里之后,犰狳的防备之心也并没降低。它们用尾部坚硬的“铠甲”像盾牌一般死死堵住洞口,让敌人无法进攻。

如果时间太过紧迫,实在无法掘洞躲避时,犰狳便会像刺猬一样全身蜷缩起来,团成球状,将相对脆弱的头、胸、腹藏在“铠甲”之内,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此时,犰狳犹如一个铁甲球,即使面对大型食肉猛兽的进攻,也丝毫不会受到伤害。

此外,犰狳还有很多逃避敌害的办法,如跳入水中潜水而逃,或者钻入稠密的灌丛,使体型较大的敌人无法进入;在紧急的时候,它们还会模仿臭鼬,从中喷出一股奇臭无比的热液,趁对手的眼睛被熏得灼痛难睁时,迅速逃之夭夭。

犰狳看起来动作缓慢、笨拙、傻乎乎,但这种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5500万年,除了具备几乎完美的防御能力外,还有各种强大的生存技能。

犰狳的食物来源很广,白蚁、蝎子、甘蔗蛀虫、切根虫等昆虫都是它们的美餐。找不到昆虫的时候,它们也会吃些无脊椎动物或小型脊椎动物,如蜥蜴、蛇、青蛙等。在食物极度匮乏的时候,它们会盯着人类的农田,偷吃花生、玉米、甜瓜之类的作物。犰狳喜欢在夜间行动,不冬眠,所以必须生活在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的地方。

各种洞穴都是犰狳的生存之所。白天,犰狳躲在自然形成或自掘的洞穴里,蜷缩在柔软的树叶和干草上,舒舒服服地睡觉。犰狳也常常“狡兔三窟”,有好几个洞穴,每个洞穴甚至还有好几个出口,每个出口都非常隐蔽,深藏在树根之间、空树干里或河堤之下。

犰狳貌似行动缓慢,实际上却喜欢四处旅行,跋山涉水毫不费力。在行进的过程中,犰狳能轻易地越过河流,它们的过河方式在哺乳动物里独树一帜:犰狳能在水下屏住呼吸约6分钟,如果河面不宽,它们就漫步河底,爬上对岸;如果河面的宽度超过了6分钟的“潜行”限制,它们就吸入大量空气,让肠胃胀满气体,凭借浮力游过去。这种在水中能沉能浮的技能,让犰狳又多了一个“潜水艇”的绰号。

每次生育必定四胞胎

攻克麻风病的帮手

在犰狳的生活中,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在适合的夏季,平时没有多少交集的雌雄犰狳会暂时同居,完成之后便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

与平淡无奇的相比,犰狳的繁衍堪称奇迹,雌性犰狳在受孕生产期间有太多的独特生理机能。

之后,受精卵并不急于在雌性犰狳的子宫壁上着床,而是安静地沐浴在子宫液中。受精卵一般能在子宫中“游走”14~16周,最长可达两年。当雌性犰狳认为到了合适的时候,受精卵便着床了,并迅速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然后受精卵开始发育,由于这4个受精卵具有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结构,所以会长成4个性别、长相、遗传基因都一模一样的胎儿。这种独特而神奇的现象使科学家着迷。他们希望能通过研究犰狳的繁殖,揭开同一组基因如何对动物后代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的奥秘。

得益于雌性犰狳神奇的“延缓着床术”,不管犰狳在何时完成,小犰狳几乎总是在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出生。这时,丰美的水草、繁盛的昆虫为小犰狳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刚出生的小犰狳身子很小,但各方面都几乎和成年犰狳一样,出生后几小时,就可以跟着妈妈去夜袭昆虫了。刚生下来时,小犰狳的甲胄十分柔软,容易弯曲,随着年龄的增长,“铠甲”逐渐变硬。不过,不等“铠甲”足够坚硬,小犰狳便要离开妈妈独自生活——小犰狳出生两个月断奶,随后就会离开家庭,寻找各自的领地。两三年之后,小犰狳达到性成熟,如果没有意外,野生犰狳可以活10~15年。

犰狳被人类定为益兽,每只犰狳一年会吃掉大约100公斤昆虫,其中超过75%为害虫。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犰狳也在攻克麻风病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麻风病是一种困扰了人类3000多年的可怕传染病。在医学落后的古代社会,为了防止传染,患有麻风病的病人通常会被隔离在偏僻的麻风病村,甚至还会被残忍地杀害。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们也没有能像消灭天花那样消灭麻风病。

然而在1971年,科学家们发现,犰狳是世界上唯一已知麻风杆菌的自然寄主。这种与人类差异极大的小型哺乳动物在患上麻风病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人类一模一样,最后死于肾脏和肝脏损伤。与人类相比,它们更容易患上麻风病。在此之前,由于这种可怕的病菌无法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科学家苦于没有试验品而无法深入研究,如今可以通过犰狳来研究、培养疫苗了。

虽然现代医学依然无法根治麻风病,但已能较好地控制,并使之不再致命。在这一过程中,犰狳可谓功不可没。科学家们相信,有朝一日,人类在犰狳的帮助下,最终能彻底消灭麻风病。

后记:犰狳的困境

车下亡魂、盘中餐、宠物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万物之灵人类出现之后,犰狳这种在地球上生存了5500万年的生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扩大,显然给犰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干扰。犰狳嗅觉灵敏,但眼睛却高度近视,加上它们常在夜间行动,所以穿越犰狳栖息地的公路实际上就成了它们的墓地。此外,犰狳还有一种奇特的条件反射,在受到惊吓时,它们会原地跳起一米多高,当它们遭遇现代“天敌”——汽车时,还会扑向这个会移动的“铁箱”,结果自然会搭上自己的小命——再坚硬的“铠甲”,也挡不住现代的大型机械。

犰狳还成为了一些人的盘中之餐。早在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时,就注意到犰狳肉“非常美味可口”。在今天,犰狳肉仍被一些饕餮者所喜爱,并被称作“得克萨斯火鸡”。带有“铠甲”的犰狳皮可以做成篮子和玩具,也是收藏家们的追寻的目标。

在美国,一些常见的犰狳品种,如九带犰狳,常常被人们当成宠物。犰狳生性温顺,容易驯养,不会轻易咬人、抓人,养在家中还能防止白蚁和其他害虫的滋生。一些人还别出心裁,甚至举办犰狳赛跑——在制作好的木围栏内,四五只犰狳在主人的驱赶下奔向终点,在受到惊吓的时候,这种通常缓步行走的动物跑得比狗还快。不过,犰狳并不适合作为宠物,据美国科学家统计,在美国南部一些地区,竟然有超过20%的犰狳患有麻风病!

由于栖息地被人类蚕食,还遭到人类捕猎,犰狳的栖息地日渐缩小,包括巨犰狳等种类的数量正不断下降,很多稀少种类已经接近灭绝。

上一篇:隐士与美酒 下一篇:埋葬甲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