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5 07:32:00

关于《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中第二单元第三节讲到相对原子质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安排相对分子质量的学习相对较容易,这是又一次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基础是理解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计算的依据是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微粒――表示符号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明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以表示质量大小不同的分子的相对大小,可以用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代替实际质量进行计算。学习本节教材对以后学习不纯物质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起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①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③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其中根据③又可以引出④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⑤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教材中有两种计算类型及其关系如:计算物质中元素质量比是“部分与部分”之间质量关系,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两种类型一定要学生理解并掌握,这对以后学习不纯物质中纯净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纯净物都很有帮助。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是这节内容主要是计算,相对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想

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四种意识:一是要有巩固旧知识的意识。比如化学式的含义,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常见化学式的含义,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含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二是加强学生的兴趣意识,比如可以从学生熟知身边的物质入手,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在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和例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并培养了能力。四是加强反馈评价意识,可以适当地设计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这种评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起催化剂作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会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训练能够熟练的运用化学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学会定量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二)教学难点:学会定量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上一篇:硝酸与铜反应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性质实验装置... 下一篇:浅谈高中化学作业的多元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