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W的生平、宦迹与交游四题

时间:2022-10-25 07:28:35

彭飞 1973年生,湖北潜江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现为(广东)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教研论文曾获得过全国优秀奖、湖北省一等奖、广东省二、三等奖。发表专业文章70余篇。与谷流合作编著出版《弘一大师谈艺录》(1998年)、《林风眠谈艺录》(1999年)两部,参编《林风眠文集》(两卷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等。出版《艺史丛考》(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年)。

摘要:本文根据与李W相关的可靠原始材料,对李W的生年、赴任临淄县知县的时间、“以忤大吏罢归”、李W的交游及其在家乡兴化的活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有助于我们对李觯的生平、宦迹与交游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李W;生平;宦迹;交游

李W,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苏扬州府兴化人(今江苏泰州兴化市人),与郑板桥同乡并相友善,同列于“扬州八怪”。康熙五十年中举人,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后离职。先后任山东临淄知县、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李W作为“扬州八怪”群体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学界对其研究不少,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与研究。

一、李W生年问题

关于李W的生年,最初学界根据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幅李W水墨牡丹,自题云:“李生七十白发翁,不拈粉白间脂红。洛阳一片春消息,尽在浓烟淡墨中。空钩却是连香白,魏紫桃红浅淡中。多少兰花空谷里,墨浓如漆是深红。乾隆十八年四月复堂懊道人李W。”以该题首句“李生七十白发翁”为根据,认为乾隆十八年(1753年),李W为70岁,以此上推,得出李W生于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

1963年天秀、涧莹、石华等人则著文认为李觯应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主要根据来源有二:其一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收藏的一本李W的花卉册后有光国的题跋云:“雍正癸丑,余与申及叔同肄业太学,赏奇析义之暇,叔出复堂兄册示余,观其识乃康熙甲午岁也。忆是岁复堂年二十九耳。计偕京师。以诗画名动公卿,画之工拙固不必论,且余所望于复堂者,亦本不愿以画显。……复堂今年近五十老孝廉矣,以农圃自娱,不轻与入作画,即余与复堂总角相爱兄弟,画亦罕焉……光国跋。”康熙甲午岁(康熙五十三年)即1714年,李W29岁,上推则李解当生于1686年。并且这个“光国”即李光国(1692年-?)是李W的家族兄弟,所言当可确信无疑。另一个证据是,十竹斋征集到的一幅李W的花鸟画中有这样的题款:“W也年垂七十有一,昏钝健忘至余极矣。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十寓居郡城天宁寺,晨兴为此。”此作经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十竹斋等方面专家鉴定,一致认为确系李氏真迹。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李衅71岁,上推则李衅当生于1686年。至此,学界一直确信李W当生于1686年。

这一结论,看似值得确信,但其实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其一,李光国所言毕竟是回忆性质,可靠性值得疑。

其二,乾隆二十一年,李W虽自言“年垂七十有一”,但李W也明确说自己“昏钝健忘至余极矣”。并且李W在其乾隆十八年四月水墨牡丹自题中早已说自己七十白发翁。两者自相矛盾。更何况李W本身是名画家,李觯这幅自言“年垂七十有一”的作品也不能完全排除别人伪造仿制的可能性。更要知中国古人老年之时,甚至还有像齐白石那样瞒算夸大自己年龄的习俗。

其三,现在留存有一份乾隆二年六月初一日在山东青州府临淄县知县任上的李W向乾隆皇帝呈上的自己的履历,其所言年龄问题与上述相异。

臣李W,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人,年五十岁。由康熙五十年举人候选知县,乾隆二年五月分签掣山东青州府临淄县知县缺,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臣不胜悚惧恐惶之至。谨奏。

乾隆二年即1737年,李W50岁。上推,则李觯应该生于1688年。

虽然从现存的明清时期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所写个人履历可见,参加考试人员时常有虚报年龄的现象,但李W的这份履历非比科举考试履历,且这是李W专门直接给皇帝“敬缮履历,恭呈御览。臣不胜悚惧恐惶之至。谨奏”,应该不会造假,否则有人告发,落个欺君之罪的下场,那可不是小事。轻则丢官,重则杀头,诛族,不是没有可能性。再者,为一个年龄这样的问题造假,似乎也没有必要。

对于这份材料所反映的李W年龄,虽然目前笔者所见还是一个孤证,但也提示我们,当今学界言李解生于1686年,还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的可靠材料佐证。

二、李W赴任临淄县知县的时间问题

李W任山东临淄县知县的问题,一度学界不甚清楚,后经学者考证,确有其事,且考证其赴任时间为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之后,御任时间为乾隆三年十月。根据上文中所引乾隆二年六月初一日李W向乾隆皇帝所呈其生平履历可见,李W赴任临淄县知县的时间为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

三、李W“以忤大吏罢归”的问题

李W于乾隆五年(1740年)二月罢官,约乾隆八年(1743年)十月回家乡兴化,关于李W罢官的原因,各种李W的传记史料多简单地记载为“以忤大吏罢归”,至于其具体情况则厥如。

事实上,李W“以忤大吏罢归”,所“忤大吏”是山东兖州府知府沈斯原。原因是“以岁荒请赈忤大吏”。导致沈斯原反而诬陷李W。李W虽然罢官了,但沈斯原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据《(同治)新建县志》卷四十一(清同治十年刻本)载:“周学健,字力堂,新建人。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三年授编修,充《一统志》纂修,……乾隆……六年二月署刑部侍郎……七月命往山东查办御史玛升参私票盐价一案……又查奏给事中马宏琦劾兖州府知府守沈斯原挟嫌诬揭滕县知县李W讳盗并向属员借银有据,俱下部论罪如律。……”《(同治)南昌府志》卷四十二(清同治十二年刻本)亦有类同的记载。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九中一《人物(文学)》(邑人张余堂分纂,清光绪刊本)更是明确记载李W被罢官事情的起因是“以岁荒请赈仵大吏罢归”。可见,李W为官是比较正直体恤民情的,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其获得“口碑在人、风流蕴籍”“为政清简、士民怀之”的评价是有根据的。只可惜,李W“以忤大吏罢归”一年多后,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沈斯原才被查处。

四、史料所见李W的交游及其在家乡兴化的活动

关于李解的交游,学界已有一些研究,从学界研究可知,李W与郑板桥、李方膺、李免、黄慎、汪土慎、边寿民、金农、华尽⒊伦、保培基、保培源、李霁、王国栋、顾于观、张照、贺君召、杨法、丁有煜、李玉铉等等都有过交游。

此外,李W还曾与侨居扬州的竹刻家、篆刻家潘桐冈有过交往。(清)顾于观《獬陆诗钞》(清乾隆四年汪颀刻本)卷四《寄潘桐冈》云:“桐冈寻山中老竹根,刻书画印章,特奇妙,余屡羡之。复堂命余诗寄桐冈以请数月矣,昨夜忽梦板桥呼我云桐冈亟索汝诗,遽为惊醒,枕上遂成二篇。……复堂谓汝才第一,其人其文堪所师……”

据《(光绪)泰兴县志》卷二十一《人物志》之二(清光绪十二年刻本)云:“王新铭,字汤又,雍正初用尚书任……与常州沈德潜,江阴翁照,兴化李W、郑燮,海门丁有煜辈击钵喝韵,叉手立就。著有《潜夫诗钞》八卷,《百花吟》一卷。”可见李W还曾与江苏泰兴的王新铭有过交游唱和。

“与复堂总角相爱兄弟”李光国(1692年-?)文集中也有两人的情谊记录。

李光国《定斋诗钞》(清乾隆二十五年师俭堂刻本)有《复堂兄砚铭》云:“烧雕巧成劫灰,朴土团形文又胎”。其《喜复堂兄搏别业》则云:

双丸对掷东西路,三万六千弹指度。人生为乐须及时,何况眼暗发垂素。

复堂才如不羁马,昂藏懒系轮辕下。性情到处即文章,麂服乱头皆古雅。

好奇那顾山鬼嗤,捩俗惯遭伦父骂。每于险绝自矜长,荆棘丛中能脱洒。

九霄烟鹤御天风,烹鲜一割爪留鸿。芒辏草笠游厘市,种竹莳花错亩宫。

城西隙地初开凿,引水通渠庋小阁。蒲塘肥绿间猩红,曲岸分流横略杓。

才施点缀便幽深,画家心胸难捉摸。休管后日踵增华,且勿抛荒现在乐。

同邑诗老五六辈,风床散坐拈杯勺。美景良辰聚快士,洗除宿垢解缓缚。

海县不产李复堂,一堆笨土无邱壑。

《(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更是有不少关于李W的文献,记载了他的生平传记及其在家乡兴化的活动与交游。

《(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八(清咸丰二年刊本)云:“李W,字复堂,康熙五十年举人,五十二年献诗。行在,取入南书房行走,年少才长,兼工绘事,旨交常熟蒋相国教习供奉内廷数载,赉稠叠乞归,后选山东临淄知县,调藤县,为政清简,士民怀之。忤大吏罢归,筑浮沤馆于城南,啸咏以终。W写花鸟不株守昔人绳墨,造化在腕,情钊缟,身后赝本虽多,究莫能乱真也。博学能文。诗超逸,书具颜柳筋骨,世仅传其善画云。(家传)。”

李W曾在家乡兴化增修过华神庙。《(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一(清咸丰二年刊本)云:“华神庙:中营二铺门额汉孝廉华元4tqe生祠,明万历庚子邑庠生宋九苞建,崇祯甲戌李长倩同绅士重建。长倩有记勒碑。国朝乾隆庚午李觯等增修,陆元李有记勒碑。”

此外,还有他与王国栋、顾于观等人交游唱和的记载。如《(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八(清咸丰二年刊本)云:“王国栋,字殿高,一字竹楼。熹儒从子。乾隆六年副榜。七岁失怙,即知力学,长而美丰仪,长身鹤立,髯垂及腹,工诗,尤喜书。客郡城及通州润州,索字者屦满户外,与黄嗔、丁有昱辈往还。居宅邻李W浮沤馆,互相唱酬。诗句成帙。尝自题其门日:书宗王内史,画近李将军。著《秋吟阁诗钞》。王氏一门多诗人及能书者,自其祖贵一后世精翰墨。国栋兄嘉树、宝檀并以书名。(新增)”“顾于观,字万峰,一字獬陆。父问,性孝友,工制艺,早殁。问弟言,诗文亦工,刚正不挠,里人缓急赖之。于观性嗜古,不屑攻举子业,书出入魏晋,杭太史世骏评其诗云:‘绵邈滂沛清峭凄厉。’居乡惟与李W、郑燮友,目无余子。客游四方,公卿大夫及知名士莫不折服。简亲王亦怜其才而下交焉。……”

他还曾为乡贤刘宗霈著作的出版出过力,并为其作过传记。“刘宗霈,字炎裔,一字蔚园,庠生。天性孝友,幼失怙,母疾到股啖之,愈之。以兴邑地卑患水,葬父母于扬州之蜀冈,又不忍离邱墓,悉以田宅让弟宗汉,而移家郡城,好学,工诗,善结交名流。初寓泰州之何阜,后居邗上。门多长者车辙。著《蔚园诗钞》,李W为付梓,其后有卜嵩,字箨园,诗词并美。”(《(咸丰)重修兴化县志》卷八,清咸丰二年刊本)。李W还曾为刘妻江氏作过传记。

此外,《(咸丰)重修兴4tg志》卷八(清咸丰二年刊本)还记载了他与家乡三位画家的交往。

赵海,字三山,性孝友,工花卉虫鸟。李绰奇之,绰不轻与人论画,惟晤海则互证竞日。

黎哲,字鲁山,庠生。善绘花鸟竹木,师舅氏李W,得其水墨真诀,后自出杼柚,多秃笔,苍劲简古,意致迥别。璜,哲子,字钓之,号碡溪。庠生。亦画花鸟,设色清新,兼饶逸韵。

耿弼,字范楠,号干园。庠生。画花卉翎毛,李W赏其精匀。

从上述李W与家乡乡贤的交往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交之人多为孝廉之人,这也正合乎李W的品格,也印证了郑板桥所言“惟同邑李W复堂相友善。复堂起家孝廉”之语。

通过《(咸丰)重修兴化县志》这么多关于李W的文献记载,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李W的认识,另一方面说明除了其艺术成就外,其人格魅力也是为人所称颂的。

(本文为蛟然五松啸:李绰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荐稿)

上一篇:内侧分水岭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血流动力... 下一篇:浅谈甘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