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美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5 07:15:19

对称美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提要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普遍存在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本文讨论数学中的对称美,并给出了对称美在高等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学美;对称美;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哪里就有发现……”数学美是数学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对称美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普遍存在于数学的各个分支。

一、数学中的对称美

(一)代数中的对称美。对称是代数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譬如,实数a与-a互为相反数,复数a+bi与a-bi互为共轭复数,导数的运算法则,(u+v)'=u'+v',(uv)'=u'v+uv',这些有着明显的对称性。还有,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例1古人发现的“杨辉三角”,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

1

11

121

1331

14641

15101051

……

它具有的性质:

(1)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然后变小,回到1。

(2)第n行的数字个数为n个。

(3)第n行数字和为2(n-1)。

(4)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杨辉三角形。

“杨辉三角”形式上所具有的对称美和谐统一,令人叹为观止。

例2似乎黄金分割点(在?棕=0.618处)不是对称点,但若将左端点记为A,右端点记为B,黄金分割点记为C,则■=■,而且C关于中点的对称点D也是AB的黄金分割点,因为■=■,再进一步,D又是的黄金分割点,C是DB的黄金分割点。由此讨论下去,可以视为一种连环对称。

(二)几何中的对称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是对称美最通俗、最直观的解释。在几何图形中,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的,球形最为特殊,它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也是面对称的图形。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完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是圆。”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有了美丽的图案,有了巧夺天工的建筑,进而渲染出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几何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也运用了对称性原理。笛卡尔创建的解析几何学可以说是美学思想在数学领域的成功运用。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代数方程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了一种对称,使代数与几何化为一体,达成完美的统一。而在各种曲线方程标准形式的推导中,更是充分利用了图形本身的对称性。

例3Couchy总喜欢把空间里过点(x1,x2,x3)的直线方程写成对称形式:

■=■=■

其中cos?琢、cos?茁、cos?酌为直线的方向余弦;同时,他把曲面方程z=f(x,y)写成对称形式F(x,y,z)=0,这样写不仅美观,而且便于书写和记忆。

例4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伯努利双纽线?籽2=a2cos2?兹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坐标原点是具有切线y=±x的拐点。曲线的形状类似于横写的阿拉伯数字8,更像表示无穷大的符号∞。

二、对称美的应用

(一)对称美在微分学中的应用。对称现象在微分学中并不少见。如,连续与间断,有限与无限,无穷小与无穷大,曲线的凹凸等概念前后呼应,成对出现。在多元复合函数求偏导数时,可以利用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对称性简便计算。

定义1(对称多项式)若函数z=f(x1,x2,…,xn)中任意两个自变量交换后,仍然表示原来的函数,则称此函数关于自变量对称。

结论:若函数z=f(x,y)在点(x,y)处可微,且f(x,y)=f(y,x),则fx(x,y)=fy(y,x)。

由结论可知,对于二元的关于自变量对称的可微函数,求其关于y的偏导数,只需将函数关于x的偏导数中的x与y交换位置即可,此结论还可推广到n阶导数。

例5设函数u=■,r=■,证明:■+■+■=0。

证明:■=■・■=-■・■=-■,■=■■=-■+■,由函数u=■,r=■关于自变量对称,则■=-■+■,■=-■+■,所以,■+■+■=-■+■=0。

(二)对称美在积分学中的应用。对称性在积分学中的应用更是极为常见。在定积分的计算中,如果合理利用对称性,则可以大大地简化计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6计算积分■■dx,其中n为自然数。

解:令x=■-t,可将积分区间化为对称区间。

■■dx=■■dt

=±■■dt=0

例7计算积分■e■cosxdx。

解:令M=■e■cosxdx,可构造对称式N=■e■sinxdx,则,M+N=e■sinx,M-N=e■cosx,从而M=■e■(sinx-cosx)+c,M=■e■(sinx+cosx)+c。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中的对称性,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计算上的方便,更给我们的思维以启迪,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萌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加强数学美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会大大的调动起来,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展现出更强的活力与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清利,张国艳.由斐波那契数列谈数学美[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2]朱永厂.谈数学美在数学解题中的导向功能[J].数学通报,2005.44.

[3]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