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小学大课间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0-25 05:41:00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小学大课间的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推广及终身体育思想日益深入,人们自我锻炼意识和自X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断增多。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不断地推广。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激发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且有利于扩展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关键词 大课间 中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 身体素质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却背道而驰,在中小学中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体质健康下降问题。导致这种结果有很多原因,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与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很大原因。虽然我们在大课间长期坚持徒手操的练习,并且徒手操在我们国家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强化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课间操和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已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开展新的运动项目是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网络搜索查找文献,了解北京市中小学大课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把资料信息进行分析讨论与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访谈法

到学校进行实地的访问,通过对领导、老师的访谈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情况。

3.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下几个方面,怎样才能让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好的引进到中小学生大课间空中;如何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思想觉悟,让大课间不仅仅只有课间操等。

三、在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实施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

首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现在可以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自主进行调控,这使得民间体育项目进人大课间成为了可能。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不被现代年轻人所熟知,活动范围影响不大,从根本上没有对其的发展问题有所改善,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扶持、区内政策的保护及经济支持,还有随之发生变化的居民生活方式和原始信仰,都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是简单的,易于学习,对器械就地取材,活动空间可大可小,方便实用。就像踢毽子和跳绳只是需要简单的一块场地就够了,而且这些东西价格上也十分的便宜。民间传统体育的普及和简单便于中小学校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育全面发展。因此,在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挖掘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和中小学学生的精神生活。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说明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有所提高,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不仅仅可以很好的完成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最基本要求,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也在另一方面验证了它可以帮助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更加完善。

四、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调查实验研究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实验前后分别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参与实验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这方面的调查,以及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相关内容调查和比较分析。要求所有的老师熟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游戏,体育教师必须亲自体验,熟悉每个项目的运动特点,以确保在练习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练习。

(二)活动实施阶段。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严格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体育活动由体育老师带领学生们练习,并进行监督、指导,在活动中实时的调控节奏和氛围,每节课都要给学生树立目标,增加他们的兴趣。每周五各个班级进行比赛,培养竞争意识,以及体育老师要对每次的活动做记录,把遇到的问题都整理出来,对后期的试验提供宝贵的资料。

(三)实验结果分析。由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后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值大幅度的提高,由最初的36%达到了60%。与课间操相比更加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能使学生们更加有效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五、在中小学大课间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逐渐培养出学生积极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使中小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能够有所缓解,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课间操内容的单调性,并且可以扩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空间,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使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多样化和本土化,提高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还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学习新知识,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色教育思想的切入点,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陈颖悟,熊百华,等.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 郑胜利.大课间改革与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 曲宗湖.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

上一篇:亳州市谯城区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现状调查及研... 下一篇:影响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