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内文化的结构及特性

时间:2022-10-25 05:38:26

大学校内文化的结构及特性

作者:沈娇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校园文化一方面不断的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以鲜明的个性展现着独特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促进高校的良性运作,更能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本文致力于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分析。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1.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不同学者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有不同的划分,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中的建筑、绿化、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例如教学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是指学生和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趋同性群体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是校风的体现。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2.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界定(1)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大学的校园相当于一个微型的社会,它有社会的基本特性,同时又有自身的独特性。校园的自然环境,如宿舍、教学楼、自然景观等,为校园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校园中的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群体的社会关系也形成了一种规范制度;学校的历史发展、学生的更新换代,使学校形成了特定的校园精神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校园文化由零散的文化现象发展为一种文化,并随着社会的进步继续发展。(2)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中的校园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所以校园文化可以称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与社会文化有着共同的特点,同时又存在着不同,首先,校园文化存在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受社会文化影响,形成一般社会文化的共同特点,校园中的任何活动都无时不刻的受到社会主导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整个大学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化过程。其次,校园文化起源于社会文化之上,但却形成了自身特定文化。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的。(3)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不同的群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主要有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和行政管理者群体,校园文化是在各群体的活动作用下形成发展的,每个群体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在接受着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关心社会问题,发挥自身的个性,改造校园文化;教师群体对校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教师群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做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校行政管理者群体则是从整体对校园文化起着指导规范的作用,主要承担着校园的总体规划、监督和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大学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兼容性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有自身的独特性,更兼容着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由于大学中的青年学子都有较高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所以大学校园文化不排斥来自社会其他群体的文化元素。文化的灵活性使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有青年学生特有的活力,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兼容着社会经济、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多元文化,体现出对社会文化的广泛吸纳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选择性大学文化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是具有选择性的,而并不是完全照搬社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性正是体现在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调节,选择适合大学发展的、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这种选择与自我调节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以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价值观念为指导,依据教育目的,对开放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提炼和整理,在校园群体的自觉努力下形成模式和体系。[2]3.稳定性校园文化虽然是随着社会变迁逐渐形成的,但是一旦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也就形成了相对的稳定的校风,因为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在学校内各个群体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并非一蹴而就的成果,虽然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校园内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学校精神等,都保持相对的稳定。4.学术性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社会文化群体,它区别于社会其他文化团体的根本在于大学校园是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主体,以传播高深学问为主,学术性是校园文化中最主要的文化氛围。现代的大学不再只是闭门搞学问,而是越来越多的接触外部社会,了解社会热点,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大学中的学术活动聚集了众多智慧和创新思想,也迅速的反映着学术的新动向和社会的新思潮,因此,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创新性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创新的延续,这种延续一方面受社会文化发展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基于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开拓创新。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有着创新文化的优势,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面向未来,更接近前沿文化,也是众多先进思想的聚集之地,存在着许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学者,特别是学生群体,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最具有创新潜力,使校园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的创新,引领社会的主流文化。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审视

1.大学校园中的网络文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随之变革更新,网络不仅从物质层面,更从精神方面为大学校园注入了活力。网络实现了校园与社会更广泛的接触,实现了不同群体文化的交流。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实现与社会文化的同步,更使校园文化活动因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更多的接触社会,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加大了学生与外界的交流,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网络文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由于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很容易给辨别能力不强,抵抗能力差的人带来负面影响,例如有的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轻信网上的虚假广告、中奖信息等,这就会扰乱大学校园文化的正常秩序。2.大学校园中的社团文化学生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学生社团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校园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社、英语角、摄影协会等,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社团活动丰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团队合作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以后真正的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虽然校园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社团活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宣传吸纳会员之后就没有任何活动了,昙花一现;还有的社团组织没有规范的制度,人员散漫、组织性不强、缺乏目的性,使社团活动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3.大学校园中的流行文化鲁洁教授认为:“在社会的整个文化系统中,没有哪一种亚文化或群体像青年文化一样,能够对外来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力,能够具备随时进行文化拼接的要素。”所以,校园流行文化,以一种强大的诱发力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流行文化越来越占据校园文化的主导,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给大学校园的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学生们盲目的跟流行风,崇拜明星,哈韩哈日等。校园流行文化也有积极的一面,不但可以丰富大学校园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在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的时候,应该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分辨什么是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

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

1.营造人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人文取向为指导,这也是时展的需求。在建设校园文化时首先应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人文内涵建设,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最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也是最直接反映校园文化风格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营造优美环境,尽心的设计布局,处处体现服务于师生活动的人文景观。其次要重视校园制度文化的引导性,校园制度是指导、服务于师生教学活动的,制定合理的、符合人发展的规章制度,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和规范,而不是约束。最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使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人文性,人文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助于校内成员良好人格品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以及精神信念等的形成。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所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全面的人才、创新的人才。大学的科学研究为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所以大学必须保持学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强大学校园与社会的实质联系,例如建立校企合作,进一步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大学校园文化在传承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改造创新,以科学研究为主体实现多样化发展,使大学校园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3.打造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当社会文化发生变革时,作为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从这种变革中吸收新的因素。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符合学校定位的人文景观,在建筑风格、环境布局等方面充分体现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以及鲜明的时代气息,更要展现学校独特的特色。另外校园精神文化更能反映一个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个性以及价值追求,也就是校园文化的特色所在。大学校园的特色文化还体现在校园中的特色活动中,开展各种各样文化活动的同时就网罗了学生们的新思创意,给校园文化增添新彩。

上一篇:排灌机械 下一篇:山东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