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时间:2022-10-25 04:20:17

141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中141例阳性标本中的169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居首位(60.4 %),依次为真菌(34. 3 %),革兰阳性菌(15. 3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对万古霉素最敏感。结论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及耐药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并根据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关键词】肺结核;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

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某些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 相对于普通下呼吸道感染的菌谱构成及抗生素敏感性均发生明显变化[1]。为了解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从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周口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41例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离出的169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菌株来源于本院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所有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的痰标本,141例患者培养阳性。

1.2 痰液标本的采集 采集前嘱患者用温开水漱口,以尽可能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咯出痰液吐入无菌瓶内立即送检。应尽量防止唾液及鼻咽分泌物混入, 以减少口腔鼻咽腔常居杂菌的污染。

1.3 培养及鉴定方法 采用常规手工鉴定方法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 同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量控制.其结果判读严格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的标准进行。培养基水解咯蛋白琼脂和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公司出品。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直接概率计算。

2 结果

2.1 痰培养共获得病原菌169株(部分患者是双重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占60.4%;革兰阳性菌29株,占17.2%;真菌38株,占22.5%χ2=84.37,P

表1

141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离出169株致病菌年龄及菌种分布(例,%)

年龄(岁)菌株例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

18~39519(5.3)27(16.0)8(4.7)

40~596413(7.8)45(26.6)9(5.3)

≥60557(4.1)30(17.8)21(12.5)

合计16929(17.2)102(60.4)38(22.5)

2.2 分离出的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11.3%,其他革兰阳性菌占5.9%(χ2=5.59,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感染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14.2%、11.8%和8.9%.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4.2%,曲球菌占4.7%。详见表2。

表2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169株病原菌分布(例,%)

菌种 革兰阳性菌菌种 革兰阴性菌菌种 真菌

表皮葡萄球菌11(6.5) 肺炎克雷伯菌24(14.2) 白色念珠菌25(14.8)

粪肠球菌6(3.6) 铜绿假单胞菌20(11.8) 曲球菌4(2.3)

金黄色葡萄球菌5(3.0) 大肠埃希菌15(8.9) 热带念珠菌3(1.8)

溶血葡萄球菌3(1.8)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6(3.6) 其他菌6(3.5)

其他菌4(2.3) 不动杆菌9(5.3)

沙雷氏菌14(8.3)

产气肠杆菌4(2.4)

阴沟肠杆菌3(1.8)

其他菌7(4.1 )

合计29(17.2) 合计102(60.4) 合计38(22.4)

2.3 分离出的下呼吸道常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见表3。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 对苯唑西林的敏感率仅为0.22, 对万古霉素没有发现耐药现象。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0.96和0.86, 对氨苄西林、 头孢一代耐药现象较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三代、 喹诺酮类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在0.76~0.94之间。

表3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

药物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苯唑西林0.22 ………

氨苄青霉素…0.040.82 …

青霉素 0.00…0.78 …

哌拉西林…0.47…0.45

头孢唑啉0.29 0.34……

头孢他啶0.16 0.710.00 0.86

庆大霉素 0.420.590.790.62

环丙沙星0.38 0.690.00 0.79

红霉素0.11 …1.00 …

氨曲南 …0.59…0.46

亚胺培南 …0.96…0.94

万古霉素1.00 …1.00 …

阿米卡星… 0.860.80 0.76

注:统计结果为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表示未做统计

3 讨论

3.1 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69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最高,为60.4%。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肺结核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例高的原因可能为: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免疫力低下,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等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易在其体内引起感染。还有可能因肺炎克雷伯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为兼性厌氧菌,适宜温度 37℃,与结核菌的生存环境相似,因而可能致肺结核患者更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2]。真菌感染中,以≥60岁年龄组感染居多,占真菌感染总数的55.2%(21/38)。这类患者通常免疫力低下,是真菌的易感人群。曲球菌感染占真菌感染总数的10.5%。与李珍大等报道的3.39%[3]有明显的上升,应予以重视。因这种类型菌属很容易形成真菌球发生在肺结核已经治愈,但仍存净化空洞的患者身上,容易被忽视而错失治疗的良机。

3.2 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最有效的药物分别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而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效果较差。对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药物分别是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为代表的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而哌拉西林及氨曲南效果较差。阿米卡星较敏感可能因为其在临床上应用不是很广泛,近几年来才渐被关注,所以相对耐药率低。但考虑到其肾脏毒性,很少使用于老年患者。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较敏感。本院住院肺结核患者因病情重,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应引起临床注意。因此,应加强医院感染菌的调查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可靠的药敏试验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 单金岚,蔡雄茂,宋礼章,等.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1,6(4):56-57.

[2] 方勇,唐神结,许家琏.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调查及药物敏感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64-1067.

[3] 李珍大,张小卫,邵海枫,等.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培养的结果分析.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2):148-149.

上一篇: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胆管内支撑引流术的临床... 下一篇:高强度玻璃纤维桩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