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养生的核心――玉闭坚精

时间:2022-10-25 03:13:38

性理养生的核心――玉闭坚精

“性理养生”是中国古代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男女性生理、性心理、、性保健和障碍康复等性科学内容。讲究“乐而有节”,强调“玉闭坚精”,注重摄生,追求长寿。性理养生是研究性生命运动规律,符合并促进人类健康、幸福与长寿的一门养生学问。

中国传统性理养生学的构建,不仅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技术的核心还缘于对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修养理论及方法的吸收与运用。

我们在《中国人的性智慧》一书中讲到了“玉闭坚精”是历代房中养生家的共识。《天下至道谈》说:“神明之事,在于所闭。审操玉闭,神明将至。凡彼治身,务在积精。精盈必舍,精缺必补”。《十问》明确地提出了“玉闭坚精”一词:“长生之稽,善用玉闭,玉闭时辟,神明来积,积必见章;玉闭坚精,必使玉朱毋倾,则百疾弗婴,故能长生”。以彭祖为代表的古代房中养生家,以超然的智慧抓住了“玉闭坚精”这一抗衰老,健身驻颜,永葆青春的根本大旨。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断然说:“长生之要,其在房中”。《十问・彭祖养阴治气之道》王子巧向彭祖问养生之道说:“人身中什么部分的气最为精粹”?彭祖回答说:“人身的气最精粹的部分没有超过肾中精气()的。精气不能正常的宣泄而郁闭,百脉就会出现病理变化;性机能发育不成熟或不健全,就不能繁殖生育,所以决定一个人寿命长短的关键就在肾中精气的盛衰(寿尽在峻)”。之后,彭祖还为王子巧父讲解了辅佐保护精气的补导之法,吐纳、行气、咽津、服饵药物等,并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不知房中的危害,劝告人们向通彻养生之道的人学习,要知节制、控制排精,做到精室充盈,精关闭固,使肾中精气积蓄起来而不轻易漏泄掉(“实下闭精,气不漏泄”)。这样就可以长生,而且精神快乐(“女快意,男盛不衰”;“慎守勿失,长生累世”)。并从两个方面来保养精气,提高性腺机能并延缓其衰退。一是导引行气、服饵等法来补益滋养使精气充盈;二是乐而有节,闭固精关,使之不漏。也就是补漏和止漏,最终达到无漏(性修炼性中的精气转化工夫)。彭祖曰:“爱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素女经》)。”玉闭坚精(实下固精)为后世房中养生家所推崇和效行。

人们习惯于来获得满足,对于“玉闭坚精”必然会生出许多疑窦,如“玉闭坚精”“交不即泻”或“交而少泄”“交而不泄”能获得快乐吗?有什么实际益处呢?《素女经》中采女将这个问题向彭祖请教,“采女问曰:交接以泻精为乐,令闭而不泻,将何以为乐乎?”彭祖答:“夫精出则身体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节解堕,虽复暂快,终于不乐也。若乃动不泻,气力有余,身体轻便,耳目聪明,虽自抑静,意爱更重,恒若不足,何以不乐也。”接下来采女又问了几个问题,彭祖均给予满意的回答。最后采女感慨的说:“不逆人情而可益寿,不亦乐哉!”在《十问》中曹熬答黄帝时亦说:“一至勿星(泻),耳目葱(聪)明;再至勿星,音气高扬;三至勿星,(皮)革有光;四至勿星,百脉通行;七至勿星,冬(终)身失(无)央(殃);八至勿星,可以寿长;九至勿星,通于神明。”一至、再至、三至等指交中次数;皮革有光是说有美容之效。

房中养生的关键在于掌握房中事中和之术。如果不掌握房中术,少交亦伤人,强忍抑制不交更伤人。正如素女说:“天地有开阉,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长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隔,何以自补?”如果掌握了房中术,不但可以达到“乐而不损”之目的,而且可以“常交以当导引”(导养神气,不失其和),大有益于身心。认为,“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所以,彭祖提出了“以人疗人,真得其真”的养生理念。大量的实验(践)证明了这一理论方法对人体的抗老防衰、益寿延年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如,彭祖800多岁、孙思邈101岁、张三丰150多岁等。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并不知道“交而不泻”“还精补益”的正确概念,所以常被人误解为无稽之谈。从人伦之乐的立场讲,追求来满足生理需要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从性养生角度来讲,“交而不泻”或“交不即泄”“交而少泄”交替进行所带来的性享受更深刻,更隽永,也符合“精盈则泄,精缺则补”的新陈代谢规律。如果站在性修炼角度讲,则“玉闭坚精”(“交而不泄”“还精补益”)则是必然的。

上一篇:金蟾锁气法 下一篇:验方数则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