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25 03:04:16

《机加工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机加工综合实训》作为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从事机加工综合实训教学的体会和经验,介绍了融合教学、环境陶冶和课题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机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机加工 实训 教学模式

《机加工综合实训》这门课程开设的背景是中职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理论专业课和进行了部分实习操作,对各类技能操作比较熟悉,但理论知识仍然比较贫乏,对工艺过程了解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产品从图纸到实物的整个工艺过程,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中等职业学生第四学期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由于这是一门新的课程,如何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加工过程中,这就与教学模式有关。因此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它涉及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践条件、师生关系以及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它反映组织教学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教学模式是操作的程序;它又体现了施教者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对教学的诸多因素的思考、探究的过程,所以又是思维的方法。

二、《机加工综合实训》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地联系着,是教学模式的结构。《机加工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制机械各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模式的五个因素,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1.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

《机加工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既能分析图样,选择相应的设备,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等等,又能实际动手操作完成零件的加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基于这个宗旨,这门课程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回顾总结前面所学的多门课程内容,如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编程技术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械加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利用该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得到巩固,并且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

3.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校本教材,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为总述部分,包括机械识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零件精度要求,基准和毛坯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设备、刀具及夹具选择和数控车床编程等内容;第二篇为课题部分,针对七个典型课题进行分析,介绍机械加工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中,总述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总结;课题部分在师生共同分析各课题后,由学生分组实际完成各个零件的加工。

4.实现条件

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由于该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同时要求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较强,所以需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任教;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比较强,故没有合适的教材供选用,在此条件下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的校本教材;采用的教学手段应是理实一体化的方法,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条件有限,不是所有的加工设备都具备完善,所以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让学生进行多种加工方法的操作。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新设课程,没有比较完善的评价方式,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的评价方式为:学生五人分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从分析图纸到加工出整个零件,五人每人承担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分析图纸,编写工艺过程,实际操作等),小组在完成后应上交一份图样分析报告,一份加工工艺过程,如需数控加工,还需上交数控编程程序,最后由教师根据每人承担的各个部分进行相应的口头考试。

该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个工艺过程,并且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侧重考查学生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工种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总结

本文介绍了笔者对《机械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且通过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说明此教学模式是比较可行有效的。但是由于这是一门新的课程,如何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与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绍.滚齿切削参数的优化.制造技术与机床,1994,(8):20-22.

[2]璩柏青,许社教,杜淑幸.齿轮滚刀全参数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技术,1999.33(4):13-16.

[3]刘杰华.滚刀结构参数及其切削用量的优化.机械传动,1996.20(2):40-43.

上一篇:攀岩教学中的恐惧心理与预防探讨 下一篇: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