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会议是解决新农村建设难题有效方法

时间:2022-10-25 12:44:43

村民会议是解决新农村建设难题有效方法

摘要:村民会议的威力在于充分发扬了民主,而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正义或正确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从来不缺乏智慧和热情。事实证明,只要把民众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来,只要是大多数村民认为能干而且想干、愿干的事情,没有干不成功的。

关键词:村民会议;新农村建设难题;有效方法

广大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村民会议是这个主体发挥主人翁作用的重要舞台,是实现农村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本渠道。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充分发扬建设主体——广大农民或村民民主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工程,不充分发扬村民民主,仅仅依靠党员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无法完成的工作,通过村民会议或用民主的办法,便能顺利完成。

凤阳县临淮镇有个行政村叫胡府村,该村在由各级财政支持的新农村道路建设工程——“村村通”水泥路面修通之后,路两边的“路肩”需要村民自己出钱修建。经测算,整个工程需要向每户村民筹款20元。这件事把村“两委”愁坏了,因为向村民筹款是一件很难的事。村民们对村干部缺乏应有的信任,唯恐他们将筹到的工程吃掉喝掉。如果村“两委”硬着头皮挨门挨户去做工作,需要半年多时间方能筹齐。这样一来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等到把款子筹齐后,即便在筹款期间村干部只吃盒饭,所筹款项也就真得所剩无几了。于是,他们想到了召开村民会议,让村民自己商量出好的办法来。村民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选出三名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专门负责筹款和款项的管理与使用。令人称奇的是,代表们仅用两天时间就一户不漏的把款子筹了上来(少数村民以劳代款、家中暂时无人的村民由亲朋好友代交)。

凤阳县刘府镇有个赵庄行政村,该村所处地势高亢,向来缺水,经常遭受旱灾,村民苦不堪言。为了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本村出身的企业家赵世来自愿出资为村里修建塘坝。但是,在适合修建塘坝的地方埋葬着几户村民的20多座祖坟,修塘坝必需将这些坟茔移到别处重新安葬。然而,在当地,什么“风水”呀“地气”呀,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工作难度很大,村“两委”一时不知所措。就在距赵庄村不远的另一个行政村,为了修路,需要动迁一座坟茔。尽管只是迁移一座坟茔,由于村干部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简单从事,坟主不仅漫天要价,而且还将官司打到了县里、市里、省里。最后,在赵世来的提议下,村“两委”决定召开村民会议。经过一番讨论,奇迹又一次出现了:户坟主们不仅同意迁坟,而且连迁坟补助费也分文不要。

上述事件说明村民会议是解决农村基层疑难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人们不仅要问,村民会议何以有如此功效?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民主的力量,民主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民主的力量是怎么产生的呢?

心情畅快,增强了认同感。在行政命令的情况下,村民们即便对村“两委”的决策提不出什么意见,往往也采取消极或不合作的态度,因为,这些决策没能尊重他们的民主表达权利,他们心里憋屈。通过民主讨论,村民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不论意见被采纳与否,他们心里都是愉快的。心理学表明,人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对事情就容易作出肯定的表示;相反,如果不让群众说话,行政命令即便是正确的,他们心理也或多或少存在抵触情绪。

辩疑释惑,破除了迷信思想。通过民主讨论,可以化解头脑中的迷信观念和糊涂认识。就拿赵庄村迁坟一事来说,一开始有些坟主想到的是:迁坟会动“地气”破“风水”,而动了“地气”破坏了“风水”对家人和子孙后代不利,甚至会招致灾祸。但通过讨论过,一些明理之人则不厌其烦地对其如此进行开导:什么“地气”呀、“风水”呀,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你家“地气”好、“风水”好,你家该发大、当大官了?如果真得有什么“地气”、“风水”一说,那风水先生为什么不给自己家选择一块坟地,让自己家交上鸿运呢?经如此开导和劝说,大部分具有迷信观念和糊涂认识的人就会茅塞顿开,当然也就会同意牵坟了。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排除仍然还少数人有想不开,仍然固执己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有一种道理大家是共同认可的,这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村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人人都满意。既然参加了民主讨论,就应该服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一致的意见通过投票的办法来解决。

服从多数,遵守民主原则。村民会议的威力在于充分发扬了民主,而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正义或正确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从来不缺乏智慧和热情。事实证明,只要把民众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来,只要是大多数村民认为能干而且想干、愿干的的事情,没有干不成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有一些村,经过村民会议投票决定的事情仍然有极少数村民硬撑硬顶、拒不执行。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村民们自有解决的办法。

众怒难犯,“丁子户”难敌心理战。任何人都怕被孤立,都怕孤独,怕在人前人后被指责。村民们正是抓住人性的这些特点,运用心理战,有意无意地去指责、孤立这些触犯众怒的极少数人。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些人便会乖乖就范。

“车轮战术”,死猪也怕开水烫。在一些地方,仍然还有极少数村民抱着“死猪不怕开水汤”的心理,思想工作无论如何也做不通,“孤立战术”也完全失效。对付这样的人,村民们仍然有“绝招”。例如,有一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在建设新村庄时需要拆除旧村庄。然而,就在旧村庄中心地带有一个百分之百的“丁子户”就是如此。于是,村民采取了另外一种自创的特殊的“民主”方式--车轮战术。几乎全体村民人人登门前去“拜访”,日夜不停对其进行“思想工作”,甚至还将该户在外地工作的家人请回来帮助做工作。最后,搞得该户不胜其烦,终于招架不住,同意拆迁了事。再如,还有一个行政村在修一条新农村主干道路时,需要拆迁邻村一户房屋。难办的是,该户村民不仅是“丁子户”,而且非本村村民房屋的建筑用地也不在该村地界。村“两委”和村民们所有的“民主”办法都用尽了,该户依然“我自岿然不动”!万般无奈之下,村民们上演了一出传统的“民主”大戏。他们

搬出了家族长老,通知该户户主参加宗族会议,因为该户与这个村大部分村民同宗同姓。在宗族会议上,在村民用“民主”的方式对其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无效之后,宗族长老请出宗族族谱告知该户户主,如果仍然不愿拆迁,就将其从族谱中除名,取消其宗族成员资格。我们知道,但凡耍横的村民,大多具有强势族宗背景,因而才有恃无恐,一旦离开了宗族的庇护,就在也横不起来了。事实证明,这一招果然奏效,该“丁子户”就这样,被传统的“民主”拔掉。

另类“民主”,“族谱”降服蛮横人。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另类“民主”,是村民的自发行为,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并不值得宣扬和推广。本文之所以举出这些事例,只是为了说明:民众的力量和智慧都是无穷的。全体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要通过村民会议正确地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主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作为农村基层党委政府,特别是作为“兵头将尾”的行政村“两委”干部,人员较少、综合素质偏低,更应该充分发扬村民民主,利用广大群众的力量来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

上一篇:从媒介到身体的恐慌 下一篇:农村畜牧兽医办公共服务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