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舆情论文

时间:2022-10-25 12:30:59

校园网络舆情论文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特点分析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在高校中产生,在校园网络上发酵,因而,高校师生群体及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网络交流的隐匿性决定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与现实社会及其他群体网络舆情不同的特点。

(一)舆情内容:虚拟性与真实性相交融生成于由数字信息构成的非物理化赛博空间的校园网络舆情具有超现实性和虚拟性的特征。在网络空间中,交流主体成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正是这种数字化的存在方式使交际双方的身份具有隐匿性:随意使用,甚至是篡改代表自己身份的网名或昵称,交往双方的自然状况虚假化。隐匿在虚拟交流语境中的大学生网民,其贪玩好奇、自我狂欢、恶作剧的心理欲望很容易被释放出来。他们尝试着变换身份,甚至变换性别与他人交流,寻求刺激;有时故意在网上虚假消息挑事端看热闹;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学生网民利用网络进行肆意炒作,以搏出位。例如,2009年奥巴马访华期间在上海科技馆演讲现场抢尽风头的“红衣女郎”嘉宾事件,经调查,其实是某个网络策划团队精心策划炒作的杰作。但是,另一方面,以匿名方式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双方因为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顾虑和社会规范的各种约束,这就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上更自由、更充分、更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想,甚至是“言为心声”“情动于衷”。人们很有可能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暴露的“本我”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也有可能是当下大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实在的意见、最坦率的情绪。

(二)舆情表达:盲从性和情绪化比较突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中,既有发自内心,针砭时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自觉上贴者,也存在着大量的盲目跟从、人云亦云的转帖者和跟帖者。自觉上贴者的网络言论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国家时政热点、社会不公平现象、校园突发性事件及与之利益休戚相关的各种问题成为他们品头论足的对象。他们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和引导着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网民逐渐建立起个人的网络威信和影响力,成为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意见领袖。当然,也要谨防某些大学生网民出于某种目的,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采取种种手段和方式来凸显自己的意见,甚至是操纵他人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年龄相仿、生活学习经历相似、利益趋同的特点,很容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这些网络“跟跟派”对焦点话题并无个人主张,经常以跟帖和转帖的方式附和意见领袖的话语主张。但是,他们并非就可有可无或毫无用处,他们的跟帖、转帖网络行为会对某一立场和观点起到提高点击率和增强人气的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促使某一校园网络舆情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势力的不断增强。另外,响应者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网络舆情的激烈程度和广泛程度。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知识、懂礼貌,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理智、冷静地发表评论、表达意见。但是,另一方面,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社会经验毕竟有所不足,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未完全定型,他们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敢想敢为的性格在网络交往匿名性的掩护下,其网络言论表达往往更容易冲动和情绪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把握不准,意见表达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偏激性。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例如,在2012年因日本非法购岛而引发的中国公民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最后演变为对日商和日货的烧事件,激发极端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绪,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以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的方式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拼贴或恶意剪接图片的手段来造谣生事。这种情绪化舆情表达,往往具有很强的煽情性,极大的杀伤力。某些带有侮辱性质并给他人造成名誉的伤害网络言论甚至存在着触犯法律的情节。特别是在人肉搜索、跟帖和博客文章中由于得到网络隐形匿名的支撑,成为非理性成分占据较高比例的空间。

(三)舆情传播:网上和网下互动感染,形成叠加效应由于高校校园环境的特殊性,高校学生活动的区域和场所相对集中而固定,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图书馆、运动场等成为学生密集度最高、人流汇集最多的场所。优厚的自然条件赋予这些场所以校园舆论公共广场的特征。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迅速的反馈使得网上热议的某个社会热点和校园突发事件很快地在学生中传播开来,从而成为大学生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中心议题。随着意见的广泛交流和观点的相互碰撞,很容易形成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较为一致的意见。这些意见和观点继而会以博客日志和新闻发帖的形式出现在校园网络上,由此,又将引发新一轮的网上讨论和热议。如此以来,网上和网下舆情话语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感染,使得校园网络舆情获得了一种叠加效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快使得整个校园人人皆知。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当今高校校园舆情已然从传统“看得到、听得见”的现实舆情形态转变为虚拟、开放的网络舆情形态。这无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基于上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一)把握规律,发挥“议程设置”传播功能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虽然不能在态度层面上改变公众对某些问题“怎么想”,但是它能够在认知层面上引导公众“想什么”。无数传播实践证明:大众传媒精心选择,并突出报道的议题往往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大学生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预期的网络舆情中,就成为舆情引导策略中的重中之重。比如,适时地将一些正面、理性网络议题设置到热门位置,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实际需要设置网络讨论、交流和对话专栏。时刻关注网络舆情走向,一旦出现畸变就要及时抛出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见,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在必要的时候,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相关议题的网络专题讨论,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重视引导,培养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舆情疏导是一个对话沟通、平抑民怨、理顺情绪、排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民心、将不良舆情化解和转化的过程。”[3]因此,一味采取“封堵”和“删除”的方式不仅收效甚微,有时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引导中,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调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和权威性。高校校园网路舆情中的意见领袖是指那些经常活跃在网络上,为他人提供信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学生网民。他们生活阅历丰富,社交面广,对周围世界的变化异常敏感,经常以本版版主和资深网民的身份出现,并且针砭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对于舆情信息的加工与解释,舆情内容的扩散与传播及其对他人网络言论行为的引导和影响不可小觑。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这些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管理,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鉴于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加强舆情监测的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高校应该制定一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各院系专管学生工作的副职领导组成舆情管理和监测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工作措施,对学校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进行有效指导,保障舆情监测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监测队伍由学校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各院系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各班的学生代表组成。要求监测队伍成员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又要熟悉和熟练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善于从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中收集、分析和预判网络舆情的态势和走向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处理。第三,积极开发和运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仅靠人工操作的办法是无法应付的。必须辅之于先进的网络监测软件。比如,采用敏感关键词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和筛选以保证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建立IP地址数据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网络和人的管理的统一等。

总之,当下的高校校园舆情在网路环境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作为高校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它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更重要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构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高校校园生活。

作者:胡永彩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上一篇: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论文 下一篇:学生思想动态变化下的网络舆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