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水到渠成

时间:2022-10-25 12:03:37

近期,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参评教师备课准备时间短,上课任务重,这样的安排,更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能力。一堂好课的呈现不是一时之功,而是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只有做到了不断积累,不断磨砺,才会有光华乍现的灿烂,厚积而薄发,水到则渠成。

一、同课异构,尽展风采

本次活动中在选择执教课题上,评委给予了参评教师提高了执教的难度,不同的老师执教同一个课题,实现了同课异构。而正是同课异构让参评教师的真实水平在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教材使用,就地取材

这次活动中所有参赛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位选手都能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校生活中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引进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例如:聊城市张玉芳老师执教“美丽的家乡”时,就把临沂当地的风景名胜做成了课件,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美丽,我们应该热爱她。德州市马玉霞老师把临沂市市标“山高水长“及标志性的风景名胜带人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等。所有的教师都把本土教材引进课堂,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原则。

三、组织语言,精雕细琢。

无论是课堂的导入决定着整堂课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动画、歌曲,还是图片、文字的呈现,最终都要归结为教师的导入语。参评老师们的导入语也是各具特色:有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有单刀直入的简洁语言,有幽默风趣的调侃语言,也有生动活泼的童话语言……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却显示出一个共同点——精炼,为课堂而设计,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不拖泥带水,不重复啰嗦,可谓字字珠玑。比如济南市章丘市绣惠镇中心小学的吴楠老师执教的《敬爱的老师》中,教师神情的语言不仅让学生会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也让在场的听课教师潸然泪下。

参评老师们中肯、更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的结束语也很关键,精心设计的结束语会让整堂课完美地收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参评教师的结语或者延伸,或者提升,或者回顾,或者寄语,大都做到了回扣课题,回归主题,这是精心备课的结果,也是长期积累的教学智慧的完美体现。

四、使用课件,锦上添花

这次评选活动中,所有的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课件的设计简单实用,使用图片、文字的居多,也有部分视频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在课件的设计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设计的版面没有过于繁杂的修饰,播放的过程没有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力求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真正体现了课件在辅助教学方面的作用,为整个教学设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邻里一家亲》一课中使用的临沂《邻居节》的新闻片段,《可爱的祖国》一课中展示的新闻《航天卫星发射》片段,用得恰到好处,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深化了主题,让人印象深刻。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丰富了教学的手段。

五、调动学生,讲求实效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活动,如何调动学生成了关系课堂成败的关键。参评老师们所使用的方法各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从新课的导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无不显示着他们的巧思:课堂初始,用亲切的谈话拉近师生的距离,用轻松的游戏体验参与的乐趣,用轻柔的音乐营造融洽的氛围,用欢快的歌曲产生直观的感受……这些方法的使用,让学生尽快地适应课堂,进入角色。

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设计了多样化的活动:有看视频,有讲故事,有大讨论,有小制作,有调查活动,有采访活动,有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耳手脑口齐动员,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在多种活动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认知。最可贵的是,老师们对于课堂活动的掌控能力显示出自身的素质,让活动活跃而有序,有明确的目的,有中肯的评价,有适时的提示,也有必要的示范,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尾不是到此为止的“句号”,而是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创造的“省略号”,参评老师设计的结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们的课堂留给学生的是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有的布置调查任务,有的留下方法指导,有的赠送名言警句,有的拓展思考空间,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向纵深处延伸,留下一串串省略号,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六、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各参赛选手都能针对教材学习内容、学生生活内容设计各种情境和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比如东营的商建萍老师在整节课中,从请同学们当参谋开始,到真正去购物,老师巧妙的设计的教学,都是在调动学生已知的条件下进行,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整节课老师只起到点拨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济南的吴楠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表格,让学生采访、让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这种方式既灵活,操作起来又简单,调查效果好。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深度都较大,都积极、热烈的参与交流、讨论、互助,智慧得以共享、思维得以碰撞。

此次听课让我的心灵震颤,我看到了教学的艺术所在,看到了老师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血液。我更懂得了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一堂好课的背后是多年努力积累起来的过硬素质。我们也只有严格自律,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才会有脱颖而出的时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教师。

上一篇:关于独立学院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浅析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