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24 11:43:55

关于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摘 要】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本文简述了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原则,对人防地下室建筑工程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原则;地下室;设计要点

一、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原则

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布局上要力求与该地块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人防结构则根据平时实际用途合理确定结构受力体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坚固、耐用、施工可行、造价经济适当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并根据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设计原则,以期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战备效益的结合。

1、了解人防地下室建筑的概况。对地下室的人防建筑设计必须充分了解人防建设项目概况:首先,要了解需要进行人防建设的地下室之上的地面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高度、建筑楼层、建筑房间形式等,都在人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范围之内;其次,划分人防建设地下室地面建筑的等级,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人防物资储备和自动发电设备以及储备量的大小;最后,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将经济和建筑受力作为影响因素考虑在设计范围之内。

2、合理划分防护单元、抗爆单元。人防工程对炸弹的防护主要是将人防工程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这样在炸弹击中人防工程时,由于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存在就能使弹片对人防工程的伤害大大减小,因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就成为人防设计中的重要一点。新实施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规定对于指挥工程和坑、地道工程可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对于掘开式人防工程,当层数为2层及以上,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及以下时,地下2层及以下各层可不进行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划分。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元划分时要根据建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以免对地下室日常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3、平战结合。地下室人防设计最主要的环节在于考虑其整体结构的“平战结合”特性,以能够满足战争时期不同载荷,如核武器、常规战争武器等的载荷需求。在进行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重点:(1)底基、承重墙、顶部构件等主要结构的设计;(2)间隔墙壁设计;(3)排水管道出入口、消防系统管道口以及通风出入口等管口的封闭设计。

二、地下室人防建筑工程设计的要点分析

1、合理规划地下室人防区域。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应合理规划人防区域位置,以正常状态下地下室的应用功能为设计依据,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技术性等因素,但是应避免设计过多的人防区域,影响地下室空间的利用率,并且人防区域之间相互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容纳空间,因此应注意合理规划人防区域,设计合适数量的出入口,尽量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人群疏散宽度。在设计地下室人防区域时,还应结合建筑结构内部楼梯、疏散楼梯的位置,确定人防区域的平面布局结构,并且要注意各个出入口布置,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通风设计。在人防单元和人防口部位置确定后,人防战时通风成为人防地下室设计的重要内容。人防工程内部的空气通过超压排风(空气从压力高的一侧流向压力低的一侧)的形式进行流动,可避免大气渗透影响人防区域的内部环境,避免外部有毒气体渗入。人防战时通风系统的具体布置方式随地下室的实际平面布置以及层高等因素而不同,在设计中既要保证战时通风系统的防护要求,又要兼顾平时使用方便,因此在设计中要将平时通风系统与战时通风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平战结合的综合考虑。

3、出入口设计。战时当城市遭到空袭后,尤其是遭核袭击之后,地面建筑会遭到严重破坏,以至于倒塌,防空地下室的室内出入口极易被堵塞。主要出入口是战时空袭后也要使用的出入口,为了尽量避免被堵塞,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室外出入口的结构设计,如果地面上部建筑结构一旦发生倒塌会直接影响室外出入口,该主要出入口应重点考虑进行高强度安全防护的防倒塌设计;如果该主要出入口位于坡道上,其出入口设计应考虑到人防区域所有疏散通道经过的侧墙、顶板等结构都应进行防核爆、防动力载荷和防倒塌设计。

4、防护单元设计。人防地下室建筑应尽可能使平时的防火分区能与战时的防护分区协调一致,以减少临战转换工作量,提高保障战时使用的可靠性。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的内部循环系统(送排风系统、上下水系统、供电系统等)都是独立运行的,当某个防护单元遭到破坏时,其它单元仍能良好运转。同时,防护单元设计应考虑到和口部墙体、混凝土防火墙之间的上下对应关系,如果人防口部墙体主要设计在地下室上层,下层的人防区域应结合剪力墙支点设置位置,减少防护单元对于地下室日常使用的影响。

5、配套电站设计。为了完善人防地下室使用功能,应做好配套电站设计,除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外,其它人防工程的面积总和超过5000m2时,应设置柴油电站。发电机组总容量大于120KW时,宜设置固定电站,当发电机组总容量不大于120KW时,宜设置移动电站。将人防区域放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柴油电站作为人防区域重要的配套设施,尽量采用迂回的设计路线,在设计配套电站时应注意和地下室排烟井、排风井、进风井保持适当的距离。

6、通风井设计。地下室人防建筑在设计时如果不具备单独设置专用风口时,可将建筑通风竖井和人防进风井、排风排烟井进行结合设计,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水、防火、防倒塌措施。室外进风口宜设置在排风口和柴油机排烟口的上风侧。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进风口与柴油机排烟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5m,或高差不宜小于6m。位于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0m;位于倒塌范围以内的室外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00m。

7、给排水设计。人防地下室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应满足战争时期最基本的用水需求,在地下室配备完善的储水设施,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应配套设计,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生活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不直接相连,排水系统用于排放各种生活污水,人防地下室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尽量采用耐用、抗震性高的给排水管道,确保在战争时期发挥良好的给排水功能。

8、电气设计。人防地下室的电气设计,首先要明确战时负荷的种类及负荷级别,并对人防电源进行选择。作为平战合用的人防工程,还要明确平时负荷种类及负荷级别,再根据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的重要性选择电源。在满足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要求的前提下,战时的设计要尽量利用平时部分,即充分的做到平战合用,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又要使平时和战时的配电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可靠。

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人民防空的日益重视,人防工程的设计也备受业界的重视,为了提高人防地下室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其设计不单要注意建筑领域内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结合平战设备与结构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

[2]涂莉.结合实例探讨人防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3]徐敏,武成杰,朱明辉.人防工程中简易洗消间的设计[J].防护工程,2013(03)

上一篇:论述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下一篇:房屋结构设计及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