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20例

时间:2022-10-24 11:35:55

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20例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结合脾胃调理治疗前期糖尿病的康复疗效。方法:40例前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和调理脾胃功能。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化率分别为 19.0%和 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艾灸疗法;脾胃调理;前期糖尿病;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08-02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conditioning treatment of per-diabetes of 20 cases

WANG Lijun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pleen and stomach conditioning treatment with moxibustion therapy rehabilitation efficacy of pre-diabetes. Methods:40 patients with pre-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20 cases,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plus moxibustion therapy and conditioning with the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9% and 3.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Moxibustion therapy; Stomach conditioning; Pre-diabetes; Intervention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0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1.98亿,2006年已经增长到2.46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3.3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位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形势严峻[1],基于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治未病”始终是上医所为,而对于糖尿病来说,它的前期即前期糖尿病是正常人到糖尿患者的必经阶段。因此,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就能直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发生。

前期糖尿病是指空腹血糖为6.1~7.0 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或)餐后2 h血糖为7.8~11.1 mmol/L(糖耐量减低)。前期糖尿病是界于正常人与糖尿患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其转归有3种情况:①保持不变。②转化为正常人。③转化为糖尿患者。前期糖尿病,即提示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功能缺陷,而过高的血糖又会加重这种缺陷,如此恶性循环就会使糖代谢异常变得更加明显[2]。所以对前期糖尿病如果不加以监控管理和治疗,每年都会有7%~11%的前期糖尿患者转化为真正的糖尿患者。因此,治疗前期糖尿病,使其转化为正常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用艾灸方法加脾胃调理的方法治疗前期糖尿病患者20例,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在我院家庭病房体检检出的前期糖尿40例患者,空腹血糖为6.1~7.0 mmol/L和(或)餐后血糖为7.8~11.1 mmol/L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5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34岁。治疗前查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行为干预结束后再查这两项指标。

两组在年龄、性别、 血糖值、 病程、 体重 、疾病史 、家族史等基本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为6.1~7.8 mmol/L和(或)餐后血糖为7.8~11.1 mmol/L,诊断为前期糖尿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一般常规干预,主要是饮食控制,如减脂饮食;运动疗法,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运动方式选择走步、慢跑、游泳等;控制体重,控制腰臀比等。

1.3.2 观察组除以上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疗法及有健脾作用的山药薏米芡实粉口服。

1.3.2.1 艾灸疗法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大椎、足三里、关元、神阙穴等。具体方法: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温和灸或隔姜灸,皮肤以温热发红为度,可根据自己的皮肤感受调节距离,一般1~3 cm。每日1~2次,每次40~60 min,1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 d后继续第2轮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3.2.2 山药薏米芡实粉 健脾食物山药薏米芡实粉,山药、薏米、芡实各10 g (厌食者适当加量) ,1次/d,任意放入牛奶、豆浆、稀饭或者单独用温水冲服。15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前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评估。显效(正常化):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19%以上。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12.25%。无效: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下降不明显(0.62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分析。

2 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化率分别为19.0%和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mmol/L)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长期饮酒,房劳过度”引起的脾肾两虚,淤血与痰浊(属于瘀证)。因此,补肾健脾、化痰活血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3-4],而前期糖尿病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脏腑损害程度,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表明有胰岛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脏腑损害与糖尿病相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5-6]。因此,对前期糖尿病的干预与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一致的。

3.2 艾灸疗法

中医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用灸百病,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叶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起到扶正驱邪、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通经活络、益气活血,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7]。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波长可达10 mm,易被机体吸收。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3.3 山药薏米芡实粉

山药,入脾、肺、肾经,具有益气补脾,助消化,补虚劳的作用;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作用;而芡实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的作用。3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使其健脾补肾除湿等效应大大增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主运化,而糖尿病属于脾病,脾胃功能失常,不能维持升降气血津液平衡,可致痰、瘀、虚等病理因素的产生。因此,健脾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8]。

目前,将艾灸疗法与调理脾胃的方法结合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报道尚少,笔者在糖尿病前期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艾灸加健脾疗法调理脾胃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正常化率和疗效,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很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玫.糖尿病患者医院社区互动护理模式的建立及运行[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03.

[2]迟家敏,汪耀,周迎生.实用糖尿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范晓清.糖尿病中医自诊自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丁毅.复方牛车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09,45(8):81-82.

[5]杨文英.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401-404.

[6]王旭红,张健,张之农,等.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短期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45(12):46-47.

[7]程爵堂.艾灸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8]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45-48.

(收稿日期:2009-09-22)

上一篇: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下一篇:早期康复护理对颈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