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4 11:10:21

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近年来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衡水湖湿地资源而言,呈现出过度利用的态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形势不容乐观。通过构建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的SWOT模型,从内外因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协调发展 资源配置 优化

一、协调与发展

“协调”与“发展”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协调”是指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各种要素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其描述的是系统内外各种要素配合得当的一种状态。“发展”则是指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各种要素自身的变化过程,其描述的是系统内外各要素运动变化的过程。而“协调发展”所强调的是系统内外各要素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的动态概念。它所涉及的面更加的宏观,不仅仅指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更多强调的是多系统多要素综合性的发展与协调。

二、协调发展理论

1.协调发展的概念。协调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其发展模式不断反思与改进的产物。协调发展理论最初萌芽于农业,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逐渐成形。协调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宁波大学商学院的熊德平教授将协调发展定义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系统演进的总目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子系统与总系统,以及子系统相互间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的协调,使系统及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

2.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指经济与环境这两个开放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另外一方的发展为代价,片面地强调自身的发展。但这并不表明两个子系统是绝对平均的,他们之间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应当处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而保持生态平衡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绝不能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而牺牲生态环境。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长久的时间去弥补。协调发展理论可以从理论上克服区域经济,以及社会活动的片面性和局部性,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和协调区域发展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各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总效益得到最大化。但是,现阶段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是建立在资源的高投入上,过高的资源消耗、过大的污染物排放,使得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多重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其间的矛盾,让经济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三、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现状

1.衡水湖湿地简介。水湖湿地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衡水湖于2003年经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内陆淡水湿地型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鸟类。2004年7月衡水湖湿地保护区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保护区总面积共187.87 平方千米,湖面积7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米到4米,蓄水量达2.22亿立方米。分东西两个湖区,目前只有东湖常年蓄水,水源主要引自黄河。

衡水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呈现出鲜明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具有举足轻重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由于该湿地地理位置特殊,距离城市较近,位于人口密集区,因此与城市的关系甚为密切,是管理型和发展型的保护区。衡水湖湿地的资源配置既要考虑到自然和生态生态问题,也要考虑人与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

2.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SWOT分析。通过SWOT分析法客观地分析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的现状,通过对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状况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合理的调整资源配置的结构,适当的变动资源配置的策略,以实现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的SWOT模型中不难看出,衡水湖湿地自身条件具有很大的优势,水体面积较大,湿地内鸟类物种众多,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也面临着众多的威胁,例如:由于自然和认为的原因导致近年来湿地水量的减少,以及水质的下降;由于公众对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的淡薄,导致湿地内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

针对衡水湖湿地资源的现状,应借助其自身的优势,把握发展机遇,改善劣势,减少存在的威胁。为促进周边市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衡水湖湿地资源的配置做出适时适度的优化与调整。

四、优化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 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发与配置,完善已有的保护衡水湖湿地资源的政策法规,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2.突破单一的由政府出资的资金筹措形式,力争借助外力,积极探索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等新的融资渠道。

3. 进行衡水湖湿地资源的配置要坚持以保持原生态为前提,科学的做出长远规划。

4.利用区位优势,聚集周边人才。提供一定的优惠待遇吸引人才,或聘请专业人才对湿地建设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陈庆德.《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赵蓓蓓.衡水湖湿地资源配置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3]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6

上一篇: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中小企业所得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