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西丁钠在剖宫产手术期用药的成本―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24 11:08:02

头孢西丁钠在剖宫产手术期用药的成本―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9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1-0043-02

【摘 要】目的 比较头孢西丁钠在剖宫产术中围手术期用药与传统用药的成本―效果。方法 研究组136例,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诱导期予头孢西丁钠2g加入5%GS250ml中静滴,半小时滴完,术后6小时重复1次,术后1、2天予头孢西丁钠2g加入5%GS250ml中静滴,2次/日。对照组118例,于术后予头孢西丁钠2g加入5%GS250ml中静滴,2次/日,持续5天。结果 研究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率、头孢西丁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头孢西丁钠 剖宫产围手术期 预防性 感染率 成本―效果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目前最常见的手术,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已成为产科医生的常规手段,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是大家不断探索的课题,以评价预防用药的效果,求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本院自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本院对136例行剖宫产术者使用头孢西丁钠围手术期用药方式预防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者136例为研究组。将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11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均将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者、术前有严重高危妊娠合并症的患者除外。两组病例间孕周、年龄、易感因素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2 用药方法 研究组:在硬膜外麻醉诱导期予头孢西丁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半小时滴完。术后6h重复1次,术后1、2d予头孢西丁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次/日。对照组118例,术后予头孢西丁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次/日,持续5d。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术后产褥病率:指术后24小时至术后10 天内每日4次体温有2次≥38℃。②术后3天白细胞计数。③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例数(腹部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切口肿痛,局部压痛)。③头孢西丁钠用量比较。⑤药物不良反应。

1.4 成本的确定 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药品费、检查费、材料费等,简接成本包括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等[2]。本文仅从药费方面比较,按2007年本院头孢西丁钠药价计算,研究组 :头孢西丁钠38元×12支=456元,对照组 38元×20支=760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或t检验。

2 结果

2.1 发热 术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日4次测体温中有2次体温≥38℃者,研究组8例,发生率5.88%,治疗有效率94.12%,对照组22例,发生率18.64%,治疗有效率81.36%,其发生率比较P

2.2 白细胞计数绝对值 术后3天白细胞计数绝对值按

2.3 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情况 研究组2例,发生率1.47%,有效率治疗98.53%,,对照组10例,发生率8.47%,治疗有效率91.53%,,除对照组1例为切口有脓性分泌物行扩创及切口分泌物培养外,其余均为切口局部压痛、红肿,改用头孢吡肟2g 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次/日,3天治愈。

2.4 不良反应 2组中各有4例出现皮疹、瘙痒、经停药对症处理后消退,没有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2.5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求达到同一治疗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药费/有效率,以腹部伤口未感染的有效率计算,研究组: 成本―效果比(C/E)=456/98.53=4.63,对照组: 成本―效果比(C/E)=760/91.53=8.30。C/E=(456-760)/(98.53-91.53)= -43.4。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全国剖宫产率急剧上升,剖宫产术不是绝对无菌手术,特别是那些已具有潜在感染的产妇,如试产失败、胎膜早破、羊水混浊等,术后感染率明显增高,故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检索目前国内文献表[3-5],各类医院对于剖宫产患者几乎10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用药未发现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减少新生儿感染[6]。本研究表明:围手术期用药在术后产褥病率、术后3天白细胞计数异常,腹部切口感染率、药品费用方面均低于传统的用药方法,故从本文的临床疗效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比传统用药在成本-效果上更优。

产妇用药既要考虑其有效性又要考虑其安全性,厌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已成产科手术感染的三大主要致病菌,其中以厌氧菌危害最大,头孢西丁钠为广谱抗生素,其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临床用于革兰氏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菌引起的多种感染及上、下呼吸道感染[7],头孢西丁钠的使用避免了因考虑厌氧菌感染使用灭滴灵而必须停止母乳喂养的尴尬。而且该药价格适中,有利于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崔瑞芳,李捷伟.药物利用研究与合理用药.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148.

[2] 陈洁.药物经济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63-65.

[3] 陈风英,凌海燕,虞和永.1996-2001年1156例剖宫产术后感染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3:242-244.

[4] 戴晖,姜涛.785例产妇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5,8(7):614-615.

[5] 方英立,谢青,周文.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59-60.

[6] 辛桂香,杨玉芬,夏丽梅,等.妇产科手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实用预防医学,2002,9(1):88.

[7] 李方去,李向阳,杨锦江.头孢西丁钠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某些菌种的作用[J].浙江临床杂志,2002,4(3):163.

上一篇: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400例 下一篇: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区别结核性胸水与癌性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