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改造工程中渡槽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

时间:2022-10-24 09:51:47

灌区改造工程中渡槽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

摘 要:高州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 满足原设计118万亩农田的灌溉需要,保证沿线各市(县、区)及其乡镇的工业、生活用水,同时改善小东江的水环境,并兼顾发电、防洪等任务。本文重点分析了渡槽工程中的槽墩、支座安装及槽身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灌区渡槽;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高州水库灌区工程建筑物主要包括渠首、灌溉渠道以及水闸、渡槽、涵洞、桥梁、跌水、接洪堰等灌排建筑物。莲塘渡槽位于石骨总干渠,设计最大流量分别为69m3/s,建筑物级别为3级。槽身总长200m,槽身单跨10m,上下游连接段长分别为53.6m和24.1m,渡槽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槽结构,过水断面为7m*3.9m;下部构造为灌注桩、承台、槽墩的支撑形式。工程主要由进口段、槽身段、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2.渡槽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工序:基础施工--槽墩施工--支座安装--槽身施工--连接段及进出口段的施工--止水施工。以下重点介绍渡槽工程的槽墩、支座安装及槽身三部分的施工工艺:

2.1基础施工

基础工程工序主要包括:测量放样、土方开挖、灌注桩施工。

2.2槽墩施工

槽墩采用搭架立模,在承台基础上凿去上面浮浆,承台基础与槽墩接合面良好,处理好承台基础预埋钢筋。在槽台上测量放样出薄壁墩中心点、纵、横轴线,弹出墩模板位置线。槽墩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和定型钢模板;模板拼装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模板的平整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对模板的固定要牢固可靠。

(1)钢筋制作与安装:钢筋在加工场地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槽墩钢筋施工时,槽墩钢筋笼安装时对位要准确,采用垂线法定位,中心点误差控制在2cm内,槽墩边侧的保护层利用垫块来保证。

(2)模板安装:槽墩平面采用标准1500*600钢模板,圆头采用定型钢模板,用吊车协助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要检查其中定位垂直度,垂直度用吊锤检查。

(3)砼浇筑及养护: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砼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绵或泡沫填塞严密。在模板上标出砼设计高程,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面要涂刷脱模剂,砼浇注前检测砼的坍落度和含气量,保证砼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应水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采用砼灌车运输,砼输送泵输送。本项目中主要砼浇筑为:1.2m高承台基础(一次浇筑)、3-11m高槽槽墩浇筑(分层浇筑,每次3m)。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10cm,并避免碰撞钢筋,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拆除模板,拆除的模板必须立即进行清理和修整,涂上脱模剂备用。

模板拆除后及时喷洒KN养护剂,施工工艺同上所述。

(4)墩帽施工:①槽墩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周围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压路机分层碾压、槽墩周边用平板振动器夯实;在回填面上浇筑排架砼基础,搭设排架,保证架身结构的稳定。排架搭设应牢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②在排架上方搭设平台,进行墩帽支模,模板采用钢筋内拉;③钢筋现场绑扎,钢筋和模板之间要设置垫块,垫块呈梅花状分布;④在模板上标出砼设计高程;⑤混凝土入仓采用泵送入仓,人工平仓。砼振捣采用ZN50型插入式振捣器。在浇筑后初凝前,按标高用铝合金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搓板压光,减少砼表面水分的散发,以控制砼表面龟裂;⑥混凝土养护:洒水养护,必要情况下喷洒KN养护剂。

2.3支座安装

(1)支座技术要求:①所有支座安装都必须按照图纸规定,确保其平面位置的正确;②支座安装注意事项:a、活动支座安装前应用丙酮或酒精将支座各相对滑移面及有关部分擦试干净,擦净后在四氟滑板的储油槽内注满硅脂剂,并注意硅脂保洁,不得夹有灰尘和杂质;b、安装支座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支座顶板、底座表面应水平;c、支座的顶板和底板可用焊接或锚固螺栓栓接在梁体底面和墩台顶面的预埋钢板上;采用焊接时,应防止烧坏混凝土;安装锚固螺栓时,其外露杆的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d、支座安装的顺序,一般先将支座上、下座板临时固定相对位置、整体吊装,而后根据顶板位置调整底盆在墩台上的位置,最后予以固定;e、支座中线应尽可能与主梁中线重合或平行,其最大水平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mm;安装时,支座上下各个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对活动支座,其上下部件的横轴线应根据安装时的温度与年平均的最高、最低温差,由计算确定其错位之距离;支座上下导向挡块必须平行。

2.4槽身施工

桩承台浇筑完成后,进行排架基础平整和硬底化处理,并浇筑排架基础砼。排架搭设采用满堂红扣件式脚手架,主要参数指标为:a、钢管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附墙杆等。钢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3.5mm,其材质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A3钢的要求。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钢管上严禁打孔。 b、扣件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扣件及其附件应符合相关规定。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隙小于l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槽身结构底模采用标准木模板安装,槽身侧墙采用1.5m*0.6m平面钢模板安装,倒角采用定型钢模板,对拉钢筋螺杆定型加固。槽身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至底板以上100㎝,第二次完成浇筑。详见槽身分层浇筑图。

(1)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及内侧模的安装:钢筋加工好后,运到底模上进行绑扎和进一步焊接,整个钢筋骨架要保证稳固,防止受外力而产生变形。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梅花型布置与砼槽身同强度的砼块。

(2)浇筑第一次混凝土: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至侧墙底部抹角以上300mm处,第二次浇筑侧墙混凝土。莲塘渡槽施工前,做好砼的配合比设计及各种材料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混凝土运输采用10m3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泵送入仓,浇注前必对供电电网及发电机进行认真检修,确保机况良好,保证砼浇注过程中不会中断。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主要为莲塘渡槽底板及纵梁混凝土,可采用斜坡法一次浇筑成型。

(3)安装侧模板、浇注第二次砼:在浇注第二次混凝土之前,要检查模板的牢固性,为满足砼侧压力对模板刚度要求以及减少模板的变形,选择5mm厚钢模板。为有效避免砼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浆而影响外观质量,模板之间采用企口连接方式,即单块模板边肋与面板错开3mm,模板边肋间距100mm布置螺栓孔设置φ14拉杆,以加强除“U”型卡以外的连接。

(4)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以上时,拆除模板及时喷洒KN养护剂,养护剂的施工工艺同上所述。

2.5连接段及进出口段的施工

莲塘渡槽连接段为渠道和渡槽扭面连接,出水口设有消力池,连接段两侧为混凝土挡墙护壁。

2.6止水施工

(1)止水带安装:橡胶止水带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的部位和高程安装,将止水带牢靠地夹在模板中。

(2)钢压板安装:为了便于安装钢压板,需提前安装预埋螺栓,要提前将预埋螺栓固定在提前预埋好的加钢板止水片的钢板上,并浇筑预埋在混凝土内部,该部分混凝土要仔细振捣确保其密实度。

(3)填缝和灌胶:先将表面浮皮、杂物、碎屑清理干净,并将不平整处用电锤凿平,并将砼表面(包括缝侧面)打毛,再次将缝清理干净,然后施工聚乙烯泡沫板和聚硫密封胶。

3.结语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项目区灌水难的问题,改善耕地质量,带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渡槽是渠道穿越山间和沟谷的主要建筑物,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

上一篇:光伏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下一篇:化工工艺的优化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