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识别固定资产审计风险

时间:2022-10-24 09:25:38

小议如何识别固定资产审计风险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中的劳动资料,在工业企业中,由于其实物形态的使用周期、单位价值数量众多,对固定资产的审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审计分析是结合我国的方针政策,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进行经济业务审查,确定其信息资料是否合理合法的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如何识别固定资产的审计风险,确定了固定资产审计要点,最后分析了固定资产核算错弊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固定资产 审计风险 识别 要点

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占用资金多,是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因素,同时产生错弊的情况也多。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审计分析,是对会计信息和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查,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通运营和盈亏的状况。可以确定其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通过查账可以看到企业是否欺诈隐瞒帐务,查处有关违法行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更正,维护企业自身和相关方面的利益。企业在运营中要结合自身情况,注意识别固定资产审计风险。

一、识别固定资产审计风险

在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审计,必须了解产生风险和错误的原因。由于相关会计信息包括隐瞒虚报、漏报等重大错误,如果审计师检查的信息的时候,不能发现原因,就会给出错误的审查结论,造成审计分析错误。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产生错弊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企业对资产私自转移,帐目上有帐无实。比如,个人私自借用企业的固定资产,或者企业以各种名义将固定资产分配给个人,但是账面上列作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2、资产错误计价,增加和减少的错弊,没有及时记账。

资产增加包括:企业给固定资产新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计价范围出错。比如,将不属于固定资产的产值也列入固定资产,或者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错列为非固定资产;变动更改固定资产的价值,没有及时结帐已经成为固定资产的价值。

资产减少包括:一些人为了个人从企业中得利,对于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处理价格低,帐务处理不及时,照提折旧或者作作废处置。

3、资产折旧的错弊。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中,帐务处理出错,折旧方法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而私自计算,折旧计提没有按照税法规定作调整等。

4、减值准备计提的错弊。企业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状态不同,调节和已经计提,但是信息按照原来的范围折旧,造成记录不对。

5、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错弊。企业将固定资产的记录不准确,后续支出不按规范处理,混淆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或者虚增虚减企业利润,减少费用。

二、固定资产审计要点

对于固定资产的审计就是要确定相关项目信息是否准确,手续是否完整,对于帐目检查是否属实,确定固定资产的企业所有权。

1.审查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通常进行的审计程序如下:

(1)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填写,汇总固定资产分类的表格,审计固定资产综合分析表的首稿。

(2)分析信息的变化趋势,对于帐务实行分析性的复核审计,确定帐目处理是否正确、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是否属实、变动信息是否符合趋势。

(3)对于固定资产的各种帐目的核对,对于总帐和报表信息的核对,总帐和明细账的核对,对于固定资产卡片和相关细账的核对,查明不符合的原因,需要对原始凭证和明细账进行核对,进行调整错误信息。

2.企业需要审核新增固定资产的手续和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加、生产利润和资产负债进行核算,会计信息尤为重要,对于固定资产的审计就是对会计信息的审计,确立固定资产的增加和计价。

3.企业需要审查固定资产减少、账存实亡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以下审计:

(1)固定资产减少的原因,引起固定资产减少大致包括:报废、出售、转让、亏损等情况,根据职能部门的报告分析鉴定其合法性,经过审批处理。

(2)根据不同情况,检查固定资产卡片、资产明细账和报废凭证,核算固定资产减少。

(3)结合有关账户抽查相关固定资产账面的转销额度。

(4)确定对减少的固定资产业务的记录,分析企业运营的收支账户,是否有新的固定资产替代物,是否有未处理的固定资产的情况,是否有固定资产的报废或者出售的收入记录。有关人员应通过这些处理情况对于固定资产的减少查询会计信息。

4.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查。

(1)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审计计提数量、相关会计处理、信息的一致性,是否依据相关的会计制度规定去处理。

(2)通过分析复核期初和期末的固定资产值,计算固定资产减值占原值的比率查明固定资产变动的合理性和原因。

(3)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恢复原计提减值准备。

三、固定资产核算错弊的原因及存在形式

固定资产核算存在这错别的形式包括:

1.关于固定资产的计价核算,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来源,审核相关会计单据,核算有关记载信息,发现错误。这包括:固定资产计价问题,由于固定资产来源不同导致不同的计价方式,用相应的计价方法,准确记录原值。但是如果计价方法运用错误将会导致固定资产值的错误反映,影响累计成本和折旧费用。

2.关于确定固定资产的界限。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企业商品提供劳务或出租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不符合上述特征为其他资产。对于混淆错弊,可以通过实地检查、审阅核对等方法来验证。很多企业混淆固定资产的界限,将其列入其他资产,延缓其分摊销速度,减少当期成本费用,这样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审计人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和记账明细进行核对,查明企业是否混淆资产界限,并且进行实地检查,核对明细账,检查资产是否入账和所列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获取证据。

3.关于帐务处理。在企业运营中,帐务处理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但是很多企业会出现帐务不清、对应关系不明确、借贷反录入、入账错误的问题,造成各期成本费用不符,无法判断。对于错误的帐务处理,审计人员需要分析会议帐目信息,查明固定资产明细账,看是否帐目和业务对应,检查各种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从而查明帐务问题。

上一篇:如何完善对县级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 下一篇:不同水分处理下玉米产量\效益及虚拟水含量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