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24 08:25:51

聋校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1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1聋校学生的概况推理能力不足

聋生的视觉捕捉能力非常强,他们往往就是通过视觉信息来认识世界,他们容易通过食物的表面现象来推理,很容易产生主观臆断的倾向。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题都是用抽象的文字来表达的,在他们缺少实物支持的情况下,凭借他们自身的能力很难构建题目的现实情境,很难摸清题目中暗含的数量关系,缺乏系统的推理过程,这样就不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1.2聋校学生生活经验缺乏

总所周知,数学的很多题目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具备良好的生活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题目。对于聋校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与正常孩子的游戏、玩耍等交流,生活实践经验缺乏。在认识数以及进行数的运算过程中,由于缺乏生动生活经验的支持,许多题目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就很难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认知。

1.3聋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差

对于聋校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非常困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的困难,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聋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课堂上,我就发现很多他们能够解决的数学题,他们也不思考去解决,没有积极主动去应对。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开小差,有时碍于给老师面子,很多学生选择随大流,随声附和,不独立思考。数学学习只有有了学生情感的真正融合和思维的真正参与,学习和教学有效性才有基础。

2加强聋校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利用聋校学生优势,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聋生的视觉捕捉能力非常强,他们往往就是通过视觉信息来认识世界,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点优势,为小学学生创造良好的视觉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图片呈现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的直观思维优势,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丰富聋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2注重课堂练习和提问的有效性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课堂练习是提高学习水平、巩固教学知识的关键环节。因为,对于聋校学生而言,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根据生活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发散学生的抽象思维。在课堂练习中,要坚持从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同时,根据聋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老师还应该因人而异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一些优等生,要提问一些相对有深度的问题,对于一些差等生,要提问一些简易的问题,并且要加强对差等生的指导和鼓励,这样就能够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聋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质量。另外,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尽可能把生活常识和抽象的理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更容易去把握问题。

2.3注重聋校学生的有效参与

学生参与是课堂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积极参与则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聋校数学有效性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学生的有效参与,让老师真正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比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非常明确不同个体的具体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每一个参与的个体都能够在团队的管理下实现自己的任务,同时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第二,让学生确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对于聋校学生而言,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非常重要,所以,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根据自身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并让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个人体验,同时,学生的学习成功后的结果也能够给予教师良好的反馈,让教师能够体验教学的成功感,从而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够受益,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达成。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聋校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能够提高数学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聋校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聋校学生学习数学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减少他们的自卑感和挫败感,不断增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信心,为其能够健康成长奠定重要的基础。

作者:齐芳 单位: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应用技术型高校数学教学论文 下一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