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失陪儿童”,怎么做?

时间:2022-10-24 05:47:18

家有“失陪儿童”,怎么做?

家有“失陪儿童”,怎么做?

江苏宿迁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和老公都在南京打工,5岁的儿子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一年到头见不上几次面。网上称儿子这样的孩子叫“失陪儿童”,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减少“失陪”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答:“失陪儿童”的确容易出现不合群、孤僻、内向、情感淡漠等问题,但还有很多孩子仍然成长得比较健康,乐观积极,热爱学习。

为什么同样的生活境遇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呢?一方面是孩子个人气质类型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同。

那么怎样能提高亲子间的陪伴质量呢?

首先,要主动表达对孩子的爱。在咨询中,我曾遇到这样的家长,在外打工半年回去看一次孩子,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怎么在外面玩,怎么不去学习”。这往往让孩子感觉父母比较凶,会处处躲着父母,不愿再和他们共处。反之如果我们一见面就告诉孩子“宝贝,爸爸妈妈好想你,过来给我抱抱”,然后拥抱孩子,亲近孩子。这样的亲子关系就比较有质量。所以长期不见孩子的父母,需要更多地表达自己的爱,千万别放在心里,不说出来。

其次,可以和孩子约定某个目标。比如半年见一次面,可以与孩子商量,约定好在这半年内共同来完成一个作品、一个目标。比如,在下次见面之前需要读完哪些名著或漫画,在此期间,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分享心得。这可以让彼此在分开的时间都有期待,都能想到对方,增加心灵的链接。

最后,可以利用通讯、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常联系。比如有些家长就常常和孩子在网上利用QQ视频语音聊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就会觉得父母身在外地,心在家里,和父母同样有亲密的情感,成长中也更容易表现出乐观积极、主动学习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湖南长沙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6岁,刚上一年级。班主任老师说他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差,总是争着表现个人。请问我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呢?

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这种“自我”意识不断内化,很可能会形成自私、固执等不良个性,而这些将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般要到中学阶段才初步成熟。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点,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大多数孩子之所以表现为团队协作能力差,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缺乏,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尤其是不自信的孩子,根本来不及考虑怎样协作,还处于怎样做可以吸引别人注意的阶段。因此透过孩子的表现,父母更应该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内心充满自信。当孩子内心肯定了自己,就不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

家长可以让自己孩子和其他同伴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和别人一起打篮球比赛,让孩子体验到没有配合、没有协作是很难获得胜利的。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拓展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懂得换位思考。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远比父母讲道理有效得多。

(作者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一篇:,少儿不宜 下一篇:浅谈水彩元素的艺术魅力在动画中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