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周会“每日一句”好处多

时间:2022-10-24 05:29:03

晨周会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平台,包括爱国、遵纪、守法、勤学、爱他人、爱科学以及热爱劳动,注意安全等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但没有配备专门教材。晨周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在上,内容大同小异,教者天天讲,学生天天听。我想,教育如同配餐,即使天天顿顿螃蟹大虾,也会让人索然无味,如此以来,晨周会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良好的教育功能了。另外,每日晨周会仅有十分钟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很难像上一堂课一样,在起、承、转、合之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让晨周会走出尴尬的境地,作为组织者就必须做到: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制定详实的计划。组织者负责在开学后短时间内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结合教学经验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对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做适当的调整。第二,要切实可行、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组织者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内容要精当。因为晨周会时间短,所以内容不宜过长。但是为了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形势、班级现状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其次,选材要广泛。只要对学生是有益而无害的,我们要尽可能扩大选择范围,扩充选择内容,这样才会让晨周会上得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方法要简单,简短的晨周会来不及呈现太多的小黑板和教学挂图,更不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那样只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而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主次,力求方法简单。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晨周会“每日一句”的教学方案,即每周或每月确定一个教育主题,围绕主题,每天由学生精选一句话(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组织学生围绕这句话发表观点,展开讨论,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选材广泛,内容丰富

“每日一句”可以是名人名句,名人说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鼓舞或教育其他人的话语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可以是格言警句,其简练的语言包含了许多的人生经验,给人以启发和警示;可以是常用俗语,俗语是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它形象、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可以是民谚,谚语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而且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是人民群众的经验总结。“经验乃智慧之母”,它对于指导学生言行也是大有裨益的;还可以是歇后语,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使得教育形式更为幽默,因而更能深入人心。

二、日积月累,激感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这在“每日一句”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以下仅举几例:

1、巧用谐音

在汉语中,为了能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巧用谐音是个很好的方法。如:“下雨天出日头…….阴一半,阳一半,假情(晴)”,“石头蛋子腌咸菜-------没有闲(咸)的时候,一言(盐)难尽(进)”等等。

2、形象的比喻

形象的比喻能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每日一句”中运用比喻的不在少数,其中俗语尤甚。如:“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3、大胆的夸张

在“每日一句”许多句子中,有的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或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善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从而更加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杜甫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每日一句”句式简单,内容精深,使学生便于记忆。学生在“每日一句”中不但得到思想教育,而且能由一斑而知全貌,体会汉语言的无限魅力。如此日积月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欲望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晨周会既发挥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同时也使晨周会胜利走出尴尬的境地。

上一篇:教育是一种苦心经营的思维工程 下一篇:浅谈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