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都市休闲农业的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24 04:45:37

中部地区都市休闲农业的模式研究

摘 要:都市休闲农业是集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于一体,承载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市场化、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和人文化的新型农业,根据郑州市的地理特点、区域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在郑州都市农业发展中,应该选择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发展方式,具体表现为园林绿地休闲区模式、沿黄观光休闲区模式、文化体验农业区模式、现代农业示范区模式、自然生态保育区模式等。

关键词:发展模式;都市农业;休闲消费

Abstract:Urban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integrated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earing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market-ori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in Zhengzhou,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we should choose the development modes in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manifested as green leisure zone, Yellow River bank sightseeing leisure zone, cultural-experience agriculture zone,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natural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zone, etc.

Key words:development mode;urban agriculture;leisure 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D035.5;D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0-29(3)

1 都市休闲农业对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

都市休闲农业是在都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融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它集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于一体,承载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市场化、集约化、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和人文化的新型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在大城市的表现形式,是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 都市休闲农业是美好城市的基本元素

都市休闲农业的自然、绿色、生机、感性、多样性是美好城市的元素,而和谐是一个美好城市追求的境界,城市的乡村地区及农业资源的价值对于城市意义重大,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和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2 都市休闲农业是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

都市休闲农业是都市化的产物。城市的人口密集,建筑物栉比鳞次,污染剧增,工作紧张,人际关系淡薄,生活质量随之下降。此时亟须绿地及休闲空间,以平衡市民心理与生理的压力。农业拥有最多的绿地,农村田园景色优美,水及空气清新自然,人情味浓厚,所以是提供休闲游憩,平衡身心压力最佳的场地[1]。

1.3 都市农业是文化城市的必备条件

从哲学、文化、生态、休闲生活和资源利用的角度,都市里的农场存在意义其实相当于公园绿地,左拥绿野美景,右赏鸟语花香,但又多一份农产消费、乡土文化体验,及人情关怀,这成为市民最具有人性化的休闲空间。

1.4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与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都市休闲农业在产业招商、观光营销、交通规划、水患整治、污染防制各方面的贡献,可提升城市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 郑州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

结合郑州市区域特点、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在郑州都市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选择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模式,对于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速且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如恵济区和金水区可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以加强生态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对于比较偏远的区则以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集中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升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周边县市的传统产粮区,则可以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新物种的应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创新郑州都市农业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1 园林绿地休闲区模式

目前,城市近郊区已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农业,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城市园林绿化、农产品贸易为主。所以以郑州主城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近郊区,发展园林绿地休闲观光型的模式。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管城区、二七区等三环以内的老城区,工业、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人均绿地占有少,应重点发展街角公园等绿地,供居民休闲之用。注重维护园林景观、绿色资源,营造市民健康的生活环境。为实现都市农业的休闲功能,应考虑采用体验经济形式,如喂养小动物、钓鱼等,发展休闲农业,让市民能够接触自然、阳光与绿地,自由出入使用,舒缓身心,使市民之物质与精神生活均能满足。

2.2 沿黄观光休闲区模式

为了体现河南及黄河流域特色与农业优势,在惠济区、金水区、中牟、荥阳、巩义的黄河流域设立沿黄观光休闲区,运用黄河渔业资源,发展休闲渔业;维护黄河沿岸及水塘环境,发展滨水亲水游憩休闲业;结合生物科技,提高渔产品附加值,体现现代农业的示范功能和循环经济理念。

上一篇:五招帮你优化公共云 下一篇:外包:别拿人才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