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 有我就有路

时间:2022-10-24 04:35:03

与徐京诺交谈,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性格。他既不像某些企业家那样飞扬跋扈,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与任何人都打成一片。哪怕是面对陌生人,徐京诺也总能给人谦和稳健、真诚可靠的印象。

一个性格稳重的企业家却偏偏领导着一个象征冒险的品牌“探路者”(PATHFINDER),这过程让人忍不住深究一番――他会如何平衡自身性格的内敛稳重与“探路者”品牌的冒险突进?

“当家人得有浪漫的气质,敢于做梦。”徐京诺回忆说,16年前他“误入鞋途”之时,国内市场并没有户外鞋这一类型,他们正是把市场细分到不能再细分的情况下来出击,引入了“探路者”(PATHFINDER)。

于是你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他能驾驭“探路者”的突进:这个外表稳重的企业家骨子里其实透着浓浓的理想主义情怀。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当家人要经得起寂寞

“黄金时代!”徐京诺用四个字概括了目前中国鞋业的大环境。他形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国外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那个时期,孕育出了NIKE,ADIDAS也开始在全球腾飞。而中国目前的市场就和美国当年一样,他认为,只要中国制鞋人善待机会,中国完全可以复制国外的黄金机会。

但是徐京诺也感到可惜,在鞋业这一时尚产业上,中国仍然没有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品牌是一个集宗教、哲学、美学于一体的符号,一个品牌的建立和成长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打磨,欲速则不达。”而这一过程漫长而孤独。“当家人要经得起寂寞,因为创品牌的路太艰辛了!”他摇摇头,很感慨。

“但我们会珍惜现在的机会。”他说,当年韩国与台湾错过了在黄金时期打造自主品牌的机会,中国需引以为鉴。在他看来,中国不乏优秀的企业家,但一个国际品牌的创立,需要一个敢作梦、富有浪漫气质的当家人操舵。中国企业界缺乏的,正是这样一个经得起寂寞的舵手。

此刻,徐京诺不像一位企业家,更像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探路者:有我必有路

作为美国探路者有限公司(PATHFINDER)中国区总、广州市新红翼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京诺与自己的团队血与水般地无法分开。在探路者(PATHFINDER)发展得最不顺利的时候,他的团队核心只有两三个人,这样的困境把他性格里的家长风范“逼”了出来:“实在撑不住,我出去打工挣钱养你们,你们坚持住。”

但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品牌“探路者”(PATHFINDER)还是逐步呈现出“双腿走路”式的稳健增长――从美国到中国、从澳门到内地,定位的不同使得探路者品牌的市场爆炸性地飞速扩展,囊括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东盟十国、东亚三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中东多国、非洲多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销售量接近每年500万双。

然而,这样的成绩还未能令徐京诺满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亚洲诸国、中东、非洲及澳洲等目标市场共40亿人口中,如果每100人一年只买一双PATHFINDER鞋子的话,那么,PATHFINDER的销售量将达到4000万双!

甚至在中国,他认为国人的消费潜力也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他说:“中国的消费市场一定会进一步增长,我预计,2011年国内的消费市场会增长20%左右。”而这很大一部分增长率,来自中国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级。目前,中国拥有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上升至全球第三位,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税改,最大的受益者正是这批中产阶级。他们支撑起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产品档次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徐京诺说。

因此,今年他选择与百货业的房地产巨头合作,将进驻中国各大百货商场提上了日程。这一动作并不让人吃惊,前段时间,PATHFINDER品牌刚刚被新浪商业地产评为十佳品牌,成为制鞋业唯一入选品牌。当时,徐京诺在发言当中已然释放出强烈的PATHFINDER品牌期盼与商业地产商互利共赢的愿望。

2011年,徐京诺多了一重身份――广东省商业联合会鞋业皮具产业合作委员会副主席。他对这个身份有着更多的理解。希望借这个身份在业界树立一种形象,一种“脚踏实地、永不放弃”的形象。这“八字真言”是徐京诺奋斗多年的精神支柱。

上一篇:鞋包世界网扩展B2B业务创建新型电商国际展贸平... 下一篇:鞋类B2C网站大清洗将至流量战后是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