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保住你的牛仔裤

时间:2022-10-24 04:04:59

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一无所有”,这其实是当今世界的青春悲情之一部分。看看别的国家的情况,也许对中国年青一代的自励有些帮助。

不妨以美国为例。其实,美国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非常“悲催”。据说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降到了3.9%。但是,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们甘于低就,干了一些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来糊口,比如餐馆的跑堂等等。实际上,这种低就业的和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加在一起,占了大学毕业生的一半左右。有统计研究揭示,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和其一生总收入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赶到这个经济萧条的时候毕业,捡起一个学非所用的低薪工作,前景之暗淡自不用说。也正是如此,媒体上有很多对大学毕业生幽默、调侃性的告诫。其中有一段我特别喜欢,不妨摘录出来略用中文添油加醋,与中国的年轻人共勉:“你没有钱,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一无所有。你真是一无所有吗?其实,你至少拥有一条牛仔裤。这是你最珍贵的私有财产。留着这条裤子,等20年后,你如果还能穿进去的话,你会高兴得如同赢了超级碗一样满屋子跑!”

想想不是吗?就算你毕业22岁吧。去问问那些42岁的,有几个还能穿自己22岁时的裤子?记得10年前我在耶鲁结识了一位朋友,比我年轻10岁,是来当教授的,属于有房有车的阶层;我则是个年过40、博士奖学金用完却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穷学生,属于只穿得起裤子的阶层。他对我讲,他当年买这辆车时刚刚毕业,自己的小屁股坐到驾驶座上,觉得那座位实在太宽大了。可如今,几年有车族的好日子过下来,屁股越来越大,把那驾驶座盖得结结实实。本来很悲情的我听了这些,回家找到一条大学时穿过但舍不得扔的裤子,居然宽宽松松地穿了进去。如今快52了,30年前的裤子照样是属于我的。这私有产权咱看护得多好!我不仅是高兴得满屋子跑,而且是满街跑,乃至练马拉松把腿都练伤了。

别觉得这些仅仅是调侃。我希望年轻人从中看到许多太容易被忽视的生活哲学。大家总盯着自己没有的,并为之死去活来地争,恨不得把什么都搭上,却不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不觉得那有什么价值。《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DavidBrooks(和我正好同年)有一次吐了真言:大概所有功成名就的中年人,都宁愿把自己的金钱和地位统统放弃来换回年轻!

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不妨往前看看:那些有钱有势的中年人似乎拥有着一切。难道他们不是早晚要退出吗?难道你们不早晚要长到他们的年龄吗?有钱有势者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你们,但“富不过三代”,看看历史就知道,没有哪家能守得住自己的财富。这并不是说你们会取而代之,而是说生活不是一条死胡同,只要努力、耐心、不放弃、有本事贡献于世,时间会给你打开机会之门。

更重要的是:难道财富就是一切?和豪车、豪宅比起来,我看还是你穿得起的那条牛仔裤更重要。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我也一无所有,工资微薄不说,单位领导早就告知:分房子的事情想也不用想!那时正好是市场经济之初,许多人已经“先富起来”了。我则依然端着个吊儿郎当的心态挺自足。但我知道有两样东西是属于我的“私有产权”,别人想侵占也不可能:一是知识,一是健康。我正是精心地守护着这两样东西,碰到了后来成为妻子的美丽女友――对方居然和我一样一无所有。我们认识后几乎闪电般地结了婚。没有婚礼,甚至没有婚床,是一张行军床摆在单人床侧,一高一低。如今居然一同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风风雨雨:当年是她把我作为留学生家属带出国,两人靠她的奖学金按当地最低生活线的一半过日子,而且过得快快乐乐。这故事放到今天,据说叫“逆袭”。

看看许多发财的人,他们早就把裤子都输光了。我30多年下来,大学那条裤子则还是自己的。难道输光了裤子的不应该听听仍然穿着自己裤子的人讲讲人生吗?依我看,还是那些能坚守者更可敬重。

上一篇:关于我爱你(用一生和你分离) 下一篇:小微外贸企业的破瓶颈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