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公路绿化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10-24 03:00:06

新理念下公路绿化工作的思考

摘 要:可公路工程加强绿化建设对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公路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开挖面积大,所以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某些程度上的破坏,而进行绿化建设则对脆弱的生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如今,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加强公路工程绿化建设对于公路稳健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绿化;意义;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绿化工程是公路环境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绿色通道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实施公路绿化工程是保护、美化沿线环境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对恢复公路沿线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公路绿化工程,探讨绿化工程对公路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加强公路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茂密的树冠能有效缓冲及延迟暴雨降落地面的速度,地被灌草、植物枯落物减小降雨后地表径流,大量的植被能削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炎热季节,减少水分蒸发。植被起着截留降水,削弱降雨能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涵养水源,拦截过滤泥沙,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降低风速,固定流沙,减缓土地沙化的作用。公路建设离不开土石方作业,因路基、桥涵、隧道施工的填、挖、借土、弃渣等作业会改变沿线的局部地貌,在一段时间内,对工程范围内的植被有很大的破坏,使土壤表面丧失水土保持功能,加大了沿线的水土流失,山区公路因开挖、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尤其严重。实施公路绿化能有效快速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稳固路基边坡

植物根系发达,如南方部分地区公路边坡种植的香根草,其纵深发达根系可深达2-3m,深深扎入土壤或岩石缝隙,在土壤表面形成纵横交织、盘根交错的根系网,相当于工程上的加筋土路基,可有效地增加土壤固着能力,植物枝叶和地被植物阻挡着雨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地表水渗透进入路基,提高了边坡抗冲刷、防侵蚀能力,同时,对路基边坡浅层滑坡、表面坍塌也有较强的防护功能。

3、改善环境

3.1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使空气保持新鲜。大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通常尘粒上附有不少细菌,通过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的细菌,同时,有些绿色植物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

3.2降低噪声

交通噪声干扰着公路沿线人员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植物茎、叶表面粗糙不平,存在大量微孔和密密麻麻的绒毛,是天然的吸声材料,散射声波,把投射到叶片上的噪声波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使声能消耗而减弱。

4、诱导视线

路面、交通标志、标线与绿化带是司乘人员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汽车驾驶者的视线是按照行进道路上的标志、标线、路面状况和周围的参照物而变化的,其视野具有水平的宽度和空间的深度,公路上除了线形的变化,标志、标线、护栏等的指引外,绿化带就成了驾驶者视野中重要的参照物。如在公路分流区栽植醒目乔木,汇流区栽植低矮色块植物,在平曲线外侧种植高大乔木,内侧种植花、灌木。类似种植不仅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视距,而且是交通标志、标线的有力辅助,可以提示公路的出入口、路线线形变化及驾驶行进方向,引导驾驶员安全操作。

5、防眩光

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前照灯眩光降低驾驶员的视觉功能,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中央分隔带绿化可以有效消除对向行驶车辆的前照灯夜间眩光,避免驾驶员的眩目现象,保障行车安全。

6、美化路容环境

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绿色的环境中,会使人精神振奋、思想活跃。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人的信息几乎都是由视觉传入的,因此,改变驾驶员的视野环境极为重要。长时间行驶在公路上,会在精神上、视觉上产生疲倦,对行车不利。公路绿化工程贯穿于全路线,集中于司乘人员可视范围,是展示“自然环保、路景相宜、人路和谐”的窗口。公路绿化将绿化、美化以及景观观赏和窗口示范等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公路构造物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形态各异、色彩多样的乔灌木搭配,改善枯燥的行车环境、调节视觉、消除精神疲倦,提高安全保障。

二、公路绿化工作的特点

1、因地制宜选择植物

公路具有“呈带状分布、向纵深延伸”的特点,这种空间上的大跨度决定了同一条公路在不同路段的土壤、气候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同时,公路不同地段的功能需求对绿化植物的布置也不一样。因此,公路绿化设计及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地适树(草)、乔灌草结合。公路沿线的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地制宜优选易存活、管理成本低、环境协调性好的植物。应避免外来物种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侵害。

2、服务主体工程

公路的绿化工程一般应与公路主体工程进行总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验收,方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全面完成。一旦主体工程出现设计或施工变更,就需要绿化工程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以免影响工期。

3、满足功能需要

公路绿化工程必须满足公路使用功能的需要,施工完成后就应该满足相应的功能需要,初期种植就需要保证一定的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功能需求必须愈加显著,而不是消弱、消失或者起反作用。如中央分隔带绿化在种植后就要达到防眩光目的,不能经过一定的生长期后再来评估防眩效果;汇车道口的植物不能因时间增加、植株生长而影响行车视线。

三、公路绿化模式的建立策略

1、确定公路绿化模式建立的目标和研究范围

在公路绿化工作中,明确公路绿化模式建立的目标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确定公路绿化模式建立的类型,比如道路工程技术目标、园林目标和造林目标等;其次,必须明确相应的目标标准,这项任务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确立绿化模式的研究范围。做好以上两项工作,能够方便后面工作的开展。

2、综合分析公路绿化的立地条件

确立好绿化建设的目标之后,接着便是分析公路绿化的立地条件,即观察植物的生境条件。公路经过区域的气候、生物和人为活动等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公路绿化模式,需尽可能地参考相同区域范围内,与公路立地条件相似的植物群落。

3、确定绿化模式

结合影响和限定绿化模式的诸多因子,同时加以分析能够确定出发挥各种作用的绿化模式。纵观各种公路绿化模式,可以发现其包括植物选择和植物布置两方面。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3.1植物选择。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首先必须确定出植物的种类。若公路绿化是以乔灌木为主,需要选择基调树种,划分出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树种的顺序,以便于发挥绿化的作用。选择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时,不要求选太多,但是要选择质量好的树种。为反映出当地的地方色彩以及地域文化,在突出绿化重点的同时,可以选择类型不一的树种安插。在确定公路绿化植物时,不能只取同一树种来施工,同时切忌追求高档次的树种,造成资金投入过度。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抗性强、耐性强、易管理;因地制宜;经济价值高;树种应多种多样,特点突出。

3.2植物布置。植物的配置形式相对复杂,受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不能对信号显示、输电、通讯线路畅通、地下管道造成影响,给植物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确保行车安全等等,这些都必须满足公路绿化的要求:各平交道口、十字路口处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设计出适宜的视距。并且在此范围内,禁止种植乔木,防止干扰视线。公路与铁路平交时也必须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在两路接壤的共同边,一般不宜种植树木,或者是栽植低矮灌木。在弯道外侧,可以栽植成行的乔木,给汽车指引方向。如果是在隧道进出口两侧30-50m以内,可以种植高大乔木。这样可以使驾驶员视觉适应隧道内外光线的变化,保证行驶的安全。在桥涵两端5m距离之内,最好不要栽植树木。但是在桥涵两端的引道上,为提高桥梁的美观程度,可以栽植常绿树木及花卉。对于公路竖曲线路段的绿化工作也需引起重视,一般在凸曲线(峰形)段的顶部栽植比较矮小的树木,慢慢往下时依次栽种高树。这样一来,远处行驶的车辆可以越过峰顶,看到后面的高树顶端,能够起到良好的诱导视线的作用。

结束语

公路绿化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地公路部门应根据自己相应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外地树种为辅,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乔灌草搭配合理的绿化模式。建立合理的公路绿化模式,创造优美的公路景观,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平贤,薛泉安.公路绿化景观与生态结合的探索[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3(17):59-61.

[2]邢燕方.公路常用绿化模式的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0):145-147.

[3]刘永超.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及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上一篇: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 下一篇: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