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调研分析

时间:2022-10-24 02:49:41

关于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调研分析

[摘 要]管道装备制造业是沧州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和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特别发达,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管道装备制造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对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了沧州管道装备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为提升沧州管道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供必要依据。

[关键词]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产业集群;调研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18-02

管道装备制造业是沧州的主导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生产中心,管道装备制造业呈现出总体规模大,发展成为集中分布于市区、四县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产品也由初期的弯头法兰形成了管道、管件品种的完整产品体系,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1 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中度高、品种配套齐全、产品高低端结合、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就产业的区域分布来看,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业目前实现了在盐山、孟村、沧县、青县、新华区等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对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调研,发现这个特色产业集群对沧州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沧州管道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道装备制造业的小规模、大群体特征比较明显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星星点点的管件加工小作坊已发展成为规模性产业集群,产品也由初期的弯头法兰生产逐步形成管道、管件品种齐全的产品体系,形成了国内颇具影响的产业集群,在县域内布局分散,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颇具一定规模的企业所占比例太小。

1.2 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全市范围内除了几十家骨干企业外,大多管道制造企业规模比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科技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上整体竞争力不强,特别是消费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难以面对变化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1.3 产品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数处在同一档次、同一类别水平上,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异质化程度比较弱,从而引发产业内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产品出口能力不强。同业企业竞争大于合作、集而不群的现象明显。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企业,管理理念趋于传统、保守,缺少创新意识,盲目跟风,产品多数处在同一档次、同一类别,同位竞争明显,错位发展不足。还没有跟相关高校、科研部门等建立紧密联系,导致技术、设备、人才等创新因素未能得到及时应用。

1.5 产业价值链不成熟

很多管道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业价值链,钢铁产业与下游用钢产业、特别是下游制造产业集群的联系有待加强,链条上相关企业合作意识薄弱,生产的产品配套性不强,还没有足够实力和能力去承担国内外的重大工程中所需要的产品,从而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

2 制约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分析

结合前期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管道装备产业作为沧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沧州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影响了前进的步伐。具体的制约因素既有硬环境方面又有软环境方面的。

2.1 硬环境要素分析

所谓的硬环境是指基建中为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的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2.1.1 区域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平台,是产业集群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体现,企业所在的区位条件、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产业成本有影响。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住宅小区、文化教育、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商业物流等城市配套设施还不健全,从而影响到产业集群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2.1.2 地理条件利用效率低

盐山、孟村公路两侧小作坊企业的“马路经济”经营现象,导致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产业之间的整合升级做的不到位,很多企业在地理条件利用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来发展管道产业。特别是临近黄骅港,再利用这一港口运输优势方面有待加强,从而更好地促进管件产品的内贸和外贸市场的良好发展。

2.1.3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不足

在资金、用地、项目建设方面、政府要及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提供各种有利条件,鼓励企业良性发展。针对管道产业集群发展,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还略显不足,在已经兴建的工业园中,还要加强配套设施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管道产业集群集聚式发展。

2.2 软环境要素分析

2.2.1 “共赢”的经营理念落后

管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经营理念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特别是相关企业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方面还存在相当问题,很多企业都是自立门户,自己去开发客户,发展客户,即使遇到自己不擅长的客户时,也缺乏跟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产业竞争力,这样对产业集群的核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2.2.2 企业专业人才缺乏

人才是企业竞争中一个重要因素,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供应和保障。在沧州市管道装备制造企业中,具有高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还不足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2.3%,缺乏优秀的科技人才,尤其是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对企业专业化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特别是企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存在相当的问题。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城内,很多毕业生对在县城这样的工作地点感觉不太满意,所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存在相当困难。

2.2.3 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中大多是小而分散的企业,具有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的管道企业很少,企业自身实施品牌创新意识还远远不够,企业在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学习和掌握核心技术方面还要下功夫,从而更好地打造企业品牌。

3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的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采用文案调研法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大量检索,了解沧州管道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采用访谈法,课题组成员亲自走访沧州龙马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沧州鑫源钢管、盐山鼎成管道装备有限公司、盐山县中凯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沧州恒通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等,了解到管道产业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调研回来后,课题组成员认真做统计、分析,最后提出解决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措施。

3.1 政府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对沧州管道装备产业集群如何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的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要研究国家政策走向,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政策;第二,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第三,政府要努力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给企业多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第四,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创造适合产业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南企北上、南资北移等有利时机,来吸引资金,借力发展;第五,建立公共研究机构,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知识,同时解决研究开发的外部性问题;第六,通过与高校合作,为产业创新奠定基础。

3.2 管道企业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改变

沧州管道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市区及四县,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主体要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打造产业集群的品牌、名牌效应。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把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变成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第二,要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创造产业集群的凝聚力;第三,企业要实施一种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加强与下游制造产业集群的联系,实现共赢的钢铁产业链优势;第四,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第五,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创新,奠定特色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第六,要突破传统的营销组合策略,全面发展新兴的营销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管件产品产能过剩的现状,国内管道产业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沧州管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转变?抓住国家振兴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和装备制造业现有的比较优势,采取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管道逐步把沧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管道装备制造与研发基地”。

上一篇:完善外贸风险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