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自主研制翼龙无人机

时间:2022-10-24 02:06:57

解码中国自主研制翼龙无人机

在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西郊,一座方A组合的建筑群低调安静,这里是一家中国顶级航空航天高技术研发机构。中国航空人在这里将自主研制的翼龙无人机系统放飞世界,也在谋划如何让全能的“铁鸟飞鹰”引领中国在全球航空业弯道超车。

这个有着探索“日月星辰”梦想的团队正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一家在近半个世纪里致力于中国先进战斗机、无人机等航空航天高技术研发的机构。

“谋以致远,行以致强。每一代航空人都有时代赋予的目标使命,前辈不懈努力让国家追赶上全球航空工业步伐,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和勇气把奋斗的目标放得更高――由中国人定义航空的未来!”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说。

记者独家对话翼龙无人机研制团队,解码烙刻着中国自主研制的“铁鸟飞鹰”翼龙无人机,讲述航空人飞向更高远目标的信念与不懈探索。

能飞善战的察打利器

中国自主研制的“察打尖兵”翼龙系列――翼龙I、翼龙ID和翼龙II无人机系统及其挂载装备,在刚刚举行的2016中国航展上首次以系列化阵容向海内外公开亮相。事实上,身形轻盈的翼龙已凭借领先且可靠的技术性能在海内外赢得声誉和市场认可。

李屹东说,具备快速、轻盈、兼备察打能力的翼龙是名副其实的“战时尖兵、平时工兵、处处可用”。作为察打一体化多用途无人机系统,翼龙具备高性价比、长航时、多用途、好使用等多重显著特征,适用于军用、警用及民用领域,可以满足侦察、监视和打击等多任务需求。

翼龙有着显赫的出身和背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飞行器,从歼-10猛龙、中巴合作战机枭龙到翼龙都是“龙家族”成员。其中,翼龙无人机系列为中国无人机占据国际军用无人机市场打下良好基础、赢得了好口碑。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善行且勇猛凌厉,符合察打无人机的特点;翼则代表飞行能力强,能够长时间留空,任务载荷能力强。”李屹东说。

“翼龙等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对时间敏感性强、稍纵即逝的目标迅速进行识别并投入打击。这种能力是以前无人机,甚至是有人机都无法达到的。”李屹东说。

对于中国,这一长航时的无人机系统意味着国家对于很多地区的持续监视和控制能力大幅提升;对于海外客户,这款环境适应性强、任务载荷多样的无人机不仅能够完善其作战体系,还可以服务于搜救、巡护等多领域。

这意味着,以往由人力完成的边远地区、高山峻岭巡视以及边界巡逻控制,将可以常态化地用无人机实现。“特别是有了察打无人机以后,有些地方就可以减少边防战士进行人拉肩扛、磨破铁鞋的艰苦巡逻,大大提高了对边远地区的控制能力。”

李屹东说:“未来,我们可以对感兴趣的地域进行持续的监测和侦察,可以通过无人机在形势复杂的沿海地区更有效地显示存在,维护利益。”

赢得市场认可的秘诀

“上百人的技术团队一路循着技术发展脉络,逐渐摸索出自主研制无人机系统的道路,市场反应甚至超过了我们的设想。我们逐渐树立起更大信心。”李屹东说,升级的第二代翼龙无人机系统已经获得了老用户和新用户的订单。

在2005年立项研制的翼龙无人机系统,十年间已经发展至第二代。其中,翼龙I系列的无人机长9米、高2.7米、翼展14米,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80千米、最大任务载荷200千克,续航时间约为20小时,不仅成为我军装备,已成功热销国内外市场。

国内型的翼龙I无人机不但参加了“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演习、新疆皮山地震救援等行动,还出现在2015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上,向全世界显示着中国力量。

投入市场六年来,翼龙I无人机获得了多个国家的订单,并实现了批量交付。多个装备翼龙I无人机的国家均实现了常态化使用和实战应用,获得了良好声誉,树立了中国的“翼龙”品牌。

升级而成的翼龙II无人机系统,无人机长11米、高4.1米、翼展20.5米,最大飞行高度9000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370千米、任务续航时间20小时,最大外挂重量480千克。

相比于前一代,它的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和机载设备都得到优化,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更是提高了它的平台飞行性能,更加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和数据传输与控制能力,能够适应更复杂的任务环境和更多任务需求。

“翼龙II在平台性能,打击能力,侦察能力等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提升。纵观国际军用无人机领域,它是和美国MQ-9‘死神’相当的一款无人机,属于世界一流水平。”李屹东说。

“依托翼龙品牌的良好声誉,翼龙II一经推出就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很快就取得了中国无人机最大的订单。”李屹东说。

引领中国航空弯道超车

“中国无人机尤其是军用无人机领域尖端技术已经实现全球领先,不断适应并满足国家军民用需求并融入国际市场,甚至实现中国航空业在世界的弯道超车。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李屹东说。

在李屹东看来,当前全球的新一代无人机领域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仍是比较新生的事物。正因为是新生事物,就更具备无限可能。

他说:“未来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比如,无人机可以与有人机协同使用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还可以发展出许多新的使用方式,这些使用方式可以改变目前的能力构成模式,实现变革和超越。”

这就意味着无人机实现整个作战体系的能力提升,以前想象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用无人机来干;从作战任务来说,无人机与有人机系统配合,可以实现更多的作战样式,实现更多的功能。

展望未来,无人机不但会有越来越先进的飞行平台,也会越来越自主、“聪明”,而且能力越来越强,以适应不同的任务和应用。同时,无人机还将具有协同和集群使用能力。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军企业,中航工业将无人机系列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攻关多年,系统性地自主掌握了军事级和工业级等无人机领域的关键技术。中航工业此次在2016中国航展上展示的多型无人机系统只是中国在研及公开的无人机技术成果的一部分,未来更多系列的无人机正在研制、生产和规划之中。

“创新不是件浪漫的事,领跑创新则意味着更大挑战。我们已经做好为中国航空工业进步做铺路石的准备,要努力让中国在全球无人机领域掌握话语权!”李屹东说。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 下一篇:厚“道”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