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学生自主管理

时间:2022-10-24 12:37:29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自主管理

[摘要]: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现状、和做好民办高校班级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建立一套新的民办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 自主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精神,民办高等教育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民办高等院校数量大大提升,在国民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数量呈现上升态势。抓好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且关系到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 民办高校的学生现状

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属于最后批次录取院校,因此,较公办高等学校学生而言,分数线普遍较低,学生综合素质也低于公办院校,甚至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混张毕业文凭而选择上民办高校。因此,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归纳起来,民办高校学生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懒惰,怕吃苦,厌学情绪较浓

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学习,他们感到很辛苦,不愿意下工夫,没有刻苦钻研精神,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打瞌睡、说话,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生活上攀比心理严重,花钱大手笔

有些学生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因此,学校周边的门店五花八门,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口袋中的钱成为最好赚的钱。吃饭天天下馆子,穿衣要穿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钱花完了就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而作为家长,也经常是“有求必应”,怕自己的孩子吃苦,从而不加限制地最大满足孩子的需求。

(三)思想上要求独立,而行为上却不能独立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比较强,总是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在家不希望父母管,在学校不希望老师管。自尊心特别强,家长或老师一说,就会感觉“没面子”,从而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但行为上,毕竟他们还没有具有完全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打架、斗殴、沉迷于网络游戏、谈情说爱等违反校纪校规现象时有发生。

(四)个性突出,各有所长

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公办高校,但其张扬的个性和突出的专长却不亚于公办高校。他们个性十足,思维活跃。有些同学是体育场上的健儿,有些同学天生有一副好嗓音,有些同学能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的同学爱好文笔字画。他们不爱学习,但热衷于文体活动,每到文艺汇演时,这些同学总能别出心裁,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二、民办高校班级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

当前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在宣称实行“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措施,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从学校利益出发,注重学校的利益,无视学生管理者和学生的利益和人性,往往采取偏严格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却不注重对学生的服务和引导,管理得多,服务得少。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果,但与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消费者”心理发生冲突,又压制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需要,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从而影响到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

(二)落后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

“千余线一根针”,学生管理工作要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凡涉及到学生的各个部门的工作最终都要依托良好的学校管理制度来实现。而当前民办高校现行的工作体系,工作内容的庞杂,导致学生管理者每日陷于无法避免的事务堆,疲于应付,似乎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诸如学习方法上的转变、生理心理解疑、重大问题的平等交流、人生紧要几步处的指导(就业、考研)等却引导较少,导致现行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缺漏补漏”“缺样补样”的状况,未能摆脱“消防”式的工作局面。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管理能力无法适应当前民办高校的现实需求

由于我国当前的体制限制和民办高校发展的现状,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多是由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和社会上的招聘人员组成,在数量和素质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很多在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只是简单借用公办高校管理制度,没有针对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心理问题、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陷入了表面化和教条主义。

三、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建立相互信赖、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的认识,以往普遍认为是服从与命令的关系,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实现理想,完善个性;同时学生也帮助老师进一步完善自己,改善工作、完善人生。相反,如果班主任做管理工作,学生做老师的“对手”,不要说五十多个对手,一个对手也令班主任难以对付。师生之间有误解,应尽量通过以诚相待、个别谈心,找出原因、化解矛盾,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班主任的助手。师生建立起互助关系,便减少许多猜疑、对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集体便有无穷的力量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二)尊重学生、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在于育人。育人,我觉得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学生内心有一个宏大的世界,对这个世界,我努力做到因势利导,肯定激发那些真诚、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等美好的品质,否定压抑假、恶、丑的一方面,努力发展美好的人性,使其占主导地位,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自然的人性、美好的品质,越是得到发展,班集体民主的气氛就越浓。

四、构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一)引导学生制定班规班纪,完善检查监督系统

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良好的习惯与品质的形成主要靠科学管理。只有指定科学合理班规班法,才能使班级走上自主管理的轨道,使全班同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组织上讲,班会是最高的立“法”机构,班委会可决定一些偶发事情。从空间上讲,在班级中,要“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让每一位同学成为班级做实事的主人。我们引导学生经过讨论,逐步完善了班级公约、班长责任制、值周班长责任制、物品保管责任制、卫生包干责任制等。这些制度明确、具体,易于执行。从时间上讲,我们努力做到“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该做的事情有明确具体的时间安排。按时间的要求,我们逐步完善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等。如一日常规:每天早上锻炼30分钟;每天早自习前黑板上必写一条格言;自习课前确定本节课计划;每天中午15分钟必唱一首歌;每天完成一篇日记;完成当天最佳作业量;晚间对一日情况作自我总结。

为使班规班纪落到实处,我们主要建立三种检查监督方式:

1、自检。立足自检,才能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战胜自我,自我教育,成为命运的主人。如果发现学生违规违纪怎没办?常运用以下措施:为大家教唱歌;为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歉疚心理;写一份限定字数的说明书,录下事前、事中、事后的心理活动。这些方法有助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战胜假、丑、恶;有利于点燃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灵火花,扑灭消极的欲望之火。

2、班干部检查。班干部按各自的责任制,分别检查有关职责范围的班规、班法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反馈。

3、班主任抽查、同学们互查。通过以上监督检查措施,保证班规班纪的顺利实施。

(二)试行“学生值周班长制”

班级建设中,学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而且应当承担起主要角色,教师及其其他人员的参与只是起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实现“班纪自治”。为此,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发挥才能、展现自我、自主管理的机会。为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实行了“值周班长制”。

(三)开展“自我形象设计”活动

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班风建设,优化班风应该从每一个学生抓起。因为,“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有了鲜活的个体,才会有丰富的集体。为此,我们开展了“自我形象设计”活动,活动包括“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三个步骤。首先在通过征询老师及周围同学对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有学生自己从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兴趣特长、行为表现等各方面,全面实事求是地在评价自己,认识自我;然后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设计忌“大、虚、空”,不要“我要当一个科学家、文学家”之类的“豪言壮语”,而要以近期目标为主,如本学期我要在学习方面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改变那些不良习惯或缺点,发展什麽特长等等。第三步是完善自我,在这一阶段,学生按照设计目标去做,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要及时跟上督促、指导、帮助、评价学生,学生自己也定时自查,以便随时调整努力方向。自我形象设计活动的特点是“戒空洞,求实效”,由于学生的自我设计目标都是以近期目标为主,学生能确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能及时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学生进步很快。自我形象设计活动,促进了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集体建设,优化了班风。

(四)成立“合作互助小组”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全为独生子女,他们共同的性格特点常常表现为自私、自我为主,合作互助意识差,影响了班级和谐互助氛围的形成,不利于班集体建设。为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要求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互补、性格互补”等原则,成立了数量不等的“合作互助小组”,开展合作互助竞赛活动,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评价则是以小组集体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结、合作、互助的气氛空前浓郁,班级建设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工作的主体。传统的高校或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习惯于用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学生,而忽视被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学生的情绪对立和消极行为。要想做好新时期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我们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重视柔性管理方法的运用,改变以往实行的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推行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学生本身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情感人,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角色转换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发展的同时,增强其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改变原有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工作者应为之付出毕生心血。

参考文献:

[1]丘有阳.关于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06).

[2]汪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江苏高教,2006,(02).

[3]姜阀,吴海军.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人性化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7).

[4]贾海燕.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3):1.

[5]袁辉祥.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研究[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试论如何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篇:综合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