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春水因“问”起

时间:2022-10-24 12:03:26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基本手段,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改变观念,强化技巧意识,提升提问效果,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化;策略

新课程已经推行多年,在新课改的大潮洗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摒弃传统教育中的“满堂灌”或者“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逐渐尝试以精心设计的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效率不高或达不到预期效果仍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只有注重提

问,并不断优化提问的效果,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才能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一、选好入角,做到“纲举目张”

无数实践表明,喜欢和好奇是学生学知识的一个动力。教学要有趣,但又不能止于趣。激趣,只是一种手段,只是探究的开始。凭借趣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提出问题。接下去应该是研究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特定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知识,得出新的结论,形成新的知识链,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找准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提问“精练”,追求质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同样的教学内容,提出的问题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也会大不一样。而且初中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每一篇都有好多问题值得学生去探讨。但课堂教学有时受时间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个研讨。我们只能抓其中的几个主要的问题来研讨、来解决。“精炼”就应该在课文的紧要处、重点处、难点处设置课堂问题,使学生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把握住全文,所提问题要尽量少

而精。

三、面向全体,提问“有法”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课堂提问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性教学。既让优生吃得好,又让差生吃得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同时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情感交流,实现人人有效学习的目的。

四、尊重学生,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时间

一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四十或四十五分钟。这么短的时间,我们要完成导入新课、进入情境、合作探究等诸多教学环节,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显得很宝贵,常常让人产生“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珍惜之感。也正因如此,许多老师在提问时担心给学生思考或讨论的时间过长,其他环节的时间就会不够,一堂课原定的教学任务就会完不成,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十分有限,常常这边刚提问,那边就让学生回答,学生叫苦不迭,答非所问,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实行十年来,教育领域春风骀荡,百舸争流,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追求教学效率成为每一位教师自觉的追求。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教师能够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做到一池春水因“问”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

[2]田卫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开出智慧的花: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5).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上一篇:让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动”起来 下一篇:舞蹈在幼儿教学中的尝试